中国历代著名道观、道长简介(一)

中国历代著名道观、道长简介(一)

总 论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常将道家与道教混为一谈。其实道家与道教是两回事:道家是个学术流派,产生于百家争鸣的春秋战国时代,代表人物是先秦诸子之一的老子和庄子,其主要学术著作是老子的《道德经》和庄周的《庄子》,思想主张主要是“道”和“无为”,所谓“大道无形”(老子),所谓“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万物齐一”(庄子)。

  道教则是一种中国传统宗教,形成于东汉,创始人物是张陵(后人称为张道陵)。其思想是把中国古代神仙思想、道家学说、鬼神祭祀以及占卜、图谶、符箓、禁咒等巫术综合到一起,形成一个很庞杂的体系。主要宗旨是追求得道成仙、济世救人。它不同于道家,主要靠学术思想传承。他有自己的法嗣传承,神仙崇拜、宗教仪轨、组织体系和固定场所——道观或洞府。张陵的孙子张鲁建立“天师道”,以自己的祖父张陵为“天师”,其后子孙相传,一直延续到今。

  但道家与道教之间也有联系和沟通。道教的思想核心也是“冲渊虚静”,将道家创始人老子尊奉为教主,以《老子五千文》为主要经典;将庄子尊为南华真人,《庄子》尊为《南华经》,视为道教的重要经典之一。有的道教徒如东晋南朝的葛洪、陶弘景及其弟子陆修静道家学派都有精深的研究,并糅合儒家和佛典,形成自己独特的道教思想体系。

  一、道教的源流与影响

  道教由东汉时期张道陵创立,到南北朝时盛行起来,距今已有1800余年的历史。道教徒尊称创立者之一张道陵为天师,因而又叫“天师道”。道教奉老子为教祖,尊称他为“太上老君”。道教在发展过程中分化为许多派别,主要有全真派和正一派两大教派。道教奉老子为祖师,尊称为“太上老君”,以《老子五千文》为主要经典。尊“道”为最高信仰,而道的尊高和伟大,其最高体现就是“德”,所以,道教在“尊道”的同时也“贵德”,道教的“道”与“德”一起,共同构成其教理的核心内容。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它与中华本土文化紧密相连,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并对中华文化的各个层面产生了深远影响。

  道教的形成和发展经过了门酝酿形成、发展壮大和三个漫长的历史时期,几乎与华夏文明同步:

  (一)酝酿萌发期

  中国道教思想的萌发最早可追溯于上古时期原始人类对自然与鬼神的敬畏。由于生产力的落后,上古先民们对外部世界和人类自身都缺少科学的认识。对外部世界,先民们将日月星辰、风雨雷电、山川河岳,皆视为有神主宰,因而产生敬畏感,乃对之顶礼膜拜。对人类自身,则认为人死后灵魂不灭,因而又产生了对鬼神的敬仰。各种丧葬礼仪和祭鬼、驱鬼仪式随之逐渐形成。在远古部落社会,政祭合一,大巫是担任上帝与下帝之间媒介任务的人,掌国家祭祀。国家大事便先由大巫事先卜筮以向天帝请求解疑答惑。中华民族始祖、古部落联盟首领轩辕黄帝即为率先第一人,据《史记·封禅书》记载他“且战且学仙”,又“问道于广成子”。《竹书纪年》中记载:“黄帝崩,其臣左彻取衣冠几杖而庙祀之”。

  殷商时代,史前时期的自然崇敬已发展到信仰天帝和天命,《书·盘庚上》:“先王有服,恪谨天命。”天命实际上是指对自然的规律、法则的敬畏信仰。《荀子·天论》言:“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这时初步形成了以天帝为中心的天神系统,遇事便由巫祝通过卜筮以向天帝请求答案;原始的鬼神崇敬已发展到以血缘为基础,与宗法关系相结合的祖先崇敬,其祭祖活动定期举行。这时期已出现专门从事沟通鬼神和人类的宗教职业者—“巫祝”。其中“巫”以歌舞降神,并有一套专业驱鬼的巫术这在屈原的《九歌》就是描述这些职业悦神者的歌舞表演;“祝”是宗教祭祀活动中负责迎神祈祷的司仪者。他们替人治病、卜筮吉凶,施展神通等。他们一则手握神权,二则是帝王的老师和谋士,当时国家和社会均受巫祝支配,是神权统治的代表时期。从上古乃至商代,巫都是一个崇高的职业。轩辕黄帝出战之时,都要请巫咸作筮。国家政事大小,都要徵得他们的同意。如果他们不同意,即使其它统治者同意了,事情还是不行。后世道教所以成为多神教,即源于上古甚至洪荒时代之鬼神信仰;后世道教做斋醮法事,亦与古人千年流传下的鬼神祭祀礼仪和礼制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周代鬼神崇信进一步发展,所信仰的鬼神已形成天神、人鬼、地祗三个完整的系统。并把崇拜祖宗神灵与祭祀天地并列,称为敬天法祖,所谓万物本乎天,人本乎祖。敬天信仰出自儒教圣经《诗经》:“敬天之怒,无敢戏豫。敬天之渝,无敢驰驱。” 

  到春秋战国时期,上古宗教经历了显著的理性化演变,与社会文化知识的分化相结合。诸子百家尤以道、儒、墨为显学,阴阳家、神仙家亦大兴,对后世历史文化有巨大的影响。其中道家的创始人老子(公元前580?——前500?),传说中姓李名耳,一说姓老名聃,世称老聃或老子,也有的学者认为他即是老莱子或太史儋。楚国苦县(今安徽涡阳县,一说今河南鹿邑县)历乡曲仁里人。据《史记》等史料记载,他曾做过周朝的守藏史(管理藏书的史官),后见周室衰微,出函谷关,不知所终。《道德经》传说即是老子出关时,关尹喜将其留下所著。多数学者认为先秦典籍很少有个人执笔撰写,多由该学派的后学记录并加工补充,《道德经》的成书过程亦应如此。今本《道德经》共81章,分为“道经”和“德经”两部分,前者为宇宙论、本体论,后者论人生和政治。《道德经》中的“道”是老子思想的核心。老子认为“道”是宇宙的本源,万物之母,它“先天地生”,“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二十五章);一切皆由“道”而生:“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四十二章)。“道”具有“有”和“无”两种性质:它“无名”、“无形”,这是“无”;它又是构成一切有形有像东西的基础,这是“有”(四十章)。老子被道教尊奉为教主,他所著的《道德经》五千言被道教尊奉为开山经典。道教的最高信仰就是“道”,道教徒即是以信道、学道、修道、得道为目的。《道德经》所主张的自然清虚、无为自化、无欲自正,所以道教也要求清静无为、恬淡寡欲。先秦道家的另一位代表人物庄子(约前369——前286),名周,字子休。宋国蒙(今安徽省蒙城县,一说河南商丘市东北),楚庄王的后裔。据《史记》记载,他曾在家乡做过管理漆园的小吏,不久便归隐。庄子的一生充满传奇性:他宁愿向监河侯借粟而遭拒,却回绝楚威王的厚币礼聘担任楚相;他穿着补丁衣服和破鞋去拜访魏王,魏王问他何以如此潦倒,庄子回答说:我是穷,不是潦倒,是所谓生不逢时,因为“今处昏上乱相之间”。他与惠施经常来往,两人的争论,也成为中国哲学史上的佳话。庄子在唐玄宗天宝元年(742)诏封为南华真人。他的哲学著作《庄子》也被道教尊奉为经典之一,称为《南华真经》。

  (二)创立形成期

  道教形成于东汉末年。连年战乱与汉朝统治的崩溃导致对宗教产生急迫的需求,于是原本儒学逐渐宗教化,源于印度的佛教也于此时传入。在这种社会背景下,需要一种适应国情的宗教出世为百姓解除战祸的伤痛,化解痛苦的根源。于是,综合传统的鬼神崇敬、神仙追慕、阴阳术数终于与汉代所崇尚黄老的思潮逐渐融合的道教应运而生。其创始人即是张陵。张陵,字辅汉,道教徒称他为张道陵,张天师,祖天师,正一真人。沛国丰(今江苏丰县)人。生卒年不详。《汉天师世家》说他生于东汉建武十年(34),卒于永寿二年(156),七岁即学道。但《太平御览》卷六百七十二引《上元宝经》称其“汉延光四年(125)始学道”,与《汉天师世家》所载相差八十四年。根据《蜀记》,张陵大约卒于东汉熹平(172~178)末。

  道教典籍中关于张陵的生平传说很多,如果剥去其中浪漫神话部分,大体的经历是:他的留侯张良的八世孙。汉王朝建立后张良功成身退,随赤松子学辟谷,导引轻身之术。张道陵的父亲叫张大顺,也好神仙之术,自称“桐柏真人”,所以将儿子取名为“陵”,希望将来能追随先祖,远离尘世,登陵成仙。张陵自幼聪慧,七岁时,开始学习儒家“五经”,以后,不断学习到社会上流传的天文、地理一类的书。他学习刻苦,立志高远,想辅佐汉室,荣宗耀祖。

  汉明帝永平二年(公元59年),张道陵二十五岁,被郡守以“贤良”推荐到朝廷,到洛阳经过考核,中“贤良方正极言直谏科”,被朝廷授予巴郡江州(今重庆市)令。在江州令任上,他看透了地方强权的横行,为官的贪赃枉法,百姓怨声载道。想到自己为一介书生、小小县令,怎么也改变不了这样的世道,倒不如效法先祖张良,出离尘世,善保自身,以图延年益寿罢了。于是,张陵约在明帝末年,辞去江州令职,便北上洛阳,隐居北邙山中,潜心修习黄老长生之道。他研读了《道德经》、《河图》、《洛书》以及谶纬之学。三年后,得《黄帝九鼎丹法》,相传神兽白虎衔符而至其所,其道术日益完善。汉光武帝由谶纬之说登上皇帝宝座,晚年,深信不疑,遂“宣布图谶于天下”。汉明帝继位后,秉承先帝遗旨,继续宣扬图谶,又派人西天求法,引佛教于中国。汉章帝建初五年(公元80年),在京城举行了白虎观会议,章帝主持以图谶证五经,也就是以神学来讲五经,听说北邙山有个张道陵,便征召他为经学博士,张道陵无心辅佐汉室,便避而不见。和帝永元四年(公元92年),朝廷又下诏征张道陵为太傅,封兾县侯,但张道陵却视禄为粪土,所以三诏而不就。张道陵对来使说:“人生在世,不过百岁,光阴荏苒,转瞬便逝。父母隆恩,妻不厚爱,也随时而消失。君臣之恩,谁见长久?请转告圣上,只要清静寡欲,无为而治,天下自然大定,我有何用?我志在青山中!”为了避开京都近郊的俗务嘈杂和骚扰,张道陵决心离开京郊的北邙山,去云游名山大川、访求仙术。

  张道陵先是南游淮河,居桐柏太平山,后与弟子王长一起,渡江南下,在江西贵溪县云锦山住了下来。这里山清水秀,景色清幽,传说为古仙人栖息之所,张道陵就在山上结庐而居,并筑坛炼丹,据传经过三年而九天神丹炼成;而龙虎出现,所以,此山又称龙虎山。六十多岁的张道陵,服下神丹,身体健如青壮年,后又得秘书以及驱鬼之术。为了广传道术,他离开龙虎山,又到了今四川大足县境内的鹤鸣山。张道陵在鹤鸣山修道,奉老子为教祖,尊称“太上老君”。以《道德经》(即《老子》)、《正一经》和《太平洞经》为主要经典。奉三清(元始天尊、灵宝天尊、道德天尊)为道教的最高主神,实际上是“道”的一体三位。要人们尊道、学道、修道,最后得道——脱离现实,炼丹成仙。张陵在创立道教学说时,还注意与当地的民俗和地域特色结合起来,吸收当地氐、羌等少数民族的宗教信仰内容,造作符书,以符水和中草药为人治病,因此在汉末动乱,百姓无法承受之际将其视为救星,广受欢迎。张陵规定:招徒传教,信道者出米五斗,故称五斗米道(也有研究称,乃因其崇信北斗南斗等五斗星,加之与蜀地弥教结合,故称五斗弥教,后讹为五斗米教)。“五斗米道”规定:天师为全教区最高领导;初入道的称为鬼卒;能为道徒和病人作祈祷仪式的称为鬼吏和奸令;信仰确立并能讲授《道德经》的称为祭酒。祭酒负责主持一治教区的各项教务工作,直属天师领导,对天师负责。每年三会日(上会:正月初七;中会:七月七日;下会:十月十五日。三会又叫三元),教民齐集治所,听侯祭酒训导检查,聆听教区科律。由于五斗米道传道纪律严密,教风正派,所以很快得到普及。使得五斗米道的影响从西南一隅播于海内,遂发展为道教正宗天师道。

  张道陵在鹤鸣山创教传教,也为道教奠定理论基础:作道书二十四卷,阐明“道”的微言奥义,成为教众的行动纲领。其中 《老子想尔注》(又名《老君道德经想尔训》)为现存五斗米道重要经典,以道教思想注解《老子道德经》。以“道”为最高信仰,宣称“道”是有意志有人格的最高神灵。道即是“一”,“一”散形为气,聚形则为太上老君。注文教人信守道诫,按“道意”行事,“积善成功,积精成神,神成仙寿”。指出人君用“道意”来治国,国则太平;循“道意”而爱民,民即寿考;人法道义,便可长久,并以“佐国扶命,养育群生”为最高目标。《老子想尔注》为研究早期道教思想的重要资料。原书2卷,已亡佚。20世纪初于敦煌发现六朝残抄本一件,内容相当于原书上卷第3至37章。今人饶宗颐根据敦煌抄本,撰有《老子想尔注校笺》一书。

四川大邑县境内鹤鸣山,张陵在此创立了五斗米道

 四川大邑县境内鹤鸣山,张陵在此创立了五斗米道

 

  据传,张道陵有弟子三千人,真正得其传的只有三人:一为王长,一为赵升,一为其子张衡。据《蜀记》记载:汉桓帝永寿元年(公元155年),张道陵己届一百二十二岁,他自知大限将至,便于下会这一天,召集各治祭酒和要职人员,于鹿堂治(今四川绵阳县)开会,嘱咐身后之事。天师当众宣布,其天师之位,由弟子张衡承继,特别强调说明:“绍吾之位,非吾家宗亲子孙不传。”就这样正式规定了历代天师之位,一定要有张家宗亲来继承的传承关系。其后子孙世代相传,绵延至今。

  张陵死后,其子张衡及其孙张鲁在汉中地区建立了政教合一的政权,称其道为“天师道”,自己号位“师君”。为了巩固天师道地盘,把已经控制的教区,划分为二十四个传教点,以鹤鸣山为中心传教点,依次向四面八方扩延。历史上称为“二十四治”(治就是传教点)。因嗣第四代天师张盛将天师法裔由陕西汉中迁往张陵原先的得道处:江西省龙虎山。所以龙虎山被视为天师道祖庭,一直延至今日。

张陵像张陵像张陵像

张陵像 

  (三)发展完备期

  两晋南北朝时期,随着炼丹术的盛行和相关理论的深化,道教获得了很大发展。同时道教也吸取了当时风行的玄学,丰富完备了自己的理论体系。对道教理论体系作出较大贡献的当推东晋的葛洪、北魏的寇谦之、南朝南朝刘宋的陶弘景及其弟子陆探微。下面简单做一介绍:

  葛洪字稚川,自号抱朴子,丹阳句容(今属镇江人),生卒不详,出身江南士族。其祖在三国吴时,历任御史中丞、吏部尚书等要职,封寿县侯。其父悌,继续仕吴。吴亡以后,初以故官仕晋,最后迁邵陵太守,卒于官。葛洪为悌之第三子,颇受其父之娇宠。年十三,其父去世,从此家道中落,但攻读如昨:“伐薪卖之,以给纸笔,就营田园处,以柴火写书。……常乏纸,每所写,反复有字,人尠能读也。”十六岁开始读《孝经》、《论语》《诗》、《易》等儒家经典,尤喜“神仙导养之法”。自称:少好方术,负步请问,不惮险远。每以异闻,则以为喜。虽见毁笑,不以为戚。后从郑隐学炼丹秘术,颇受器重。谓“弟子五十余人,唯余见受金丹之经及《三皇内文》《枕中五行记》,其余人乃有不得一观此书之首题者”。

  西晋惠帝太安元年(302),其师郑隐知季世之乱,江南将鼎沸,乃负笈持仙药之朴,携入室弟子,东投霍山,唯葛洪仍留丹阳。太安二年,张昌、石冰于扬州起义,大都督秘任葛洪为将兵都尉,由于镇压起义军有功,迁伏波将军。事平之后,洪即“投戈释甲,径诣洛阳,欲广寻异书,了不论战功。”但因时值“八王之乱”道路不通,恰逢其故友嵇含为广州刺史,表请他为参军,并担任先遣。葛洪以为可藉此避中原之乱,欣然前往。不料嵇含又为其仇人郭励所杀,于是滞留广州多年。深感世事无常,荣枯咫尺之间。于是乃绝弃世务,师事鲍靓,继修道术,深得鲍靓器重。葛洪后并拜南海太守鲍玄为师,学习炼丹术,受《石室三皇文》。又娶鲍玄之女,擅长灸法的鲍姑为妻。

  建兴四年(316),葛洪还归桑梓。东晋开国,念其旧功,赐爵关内侯,食句容二百邑。晋成帝咸和(326——334)初,司徒王导召补州主簿,转司徒掾,迁咨议参军。干宝又荐为散骑常侍,领大著作,洪皆固辞不就。及闻交趾产丹砂,求为句漏令,遂率子侄同行。南行至广州,为刺史邓岳所留,乃止于罗浮山炼丹。在山积年,优游闲养,著作不辍。遂于东晋哀帝兴宁元年(363)卒于罗浮山中,享年81岁。卒或卒于晋康帝建元元年(343),享年61岁。

  葛洪对道教理论的最大贡献就是继承并改造了早期道教的神仙理论,对战国以来的神仙家理论进行了系统地论述。并将战国以来的神仙家和儒家理论融入道论之中,丰富了道教的思想内容,也是道教理论的第一次系统化。东晋元帝建武元年(317),葛洪著《抱朴子》。在《抱朴子·内篇》中,他不仅全面总结了晋以前的神仙理论,并系统地总结了晋以前的神仙方术,包括守一、行气、导引和房中术等;同时又将神仙方术与儒家的纲常名教相结合,强调“欲求仙者,要当以忠孝和顺仁信为本。若德行不修,而但务方术,皆不得长生也”。并把这种纲常名教与道教的戒律融为一体,要求信徒严格遵守。 

  葛洪还是位流行病预防专家和化学家。他著的《肘后方》,最早记载一些传染病如天花、恙虫病症侯及诊治。其中“天行发斑疮”是全世界最早有关天花的记载。《抱朴子·内篇》还具体地描写了炼制金银丹药等多方面有关化学的知识,也介绍了许多物质性质和物质变化。

西晋道教代表人物葛洪

 西晋道教代表人物葛洪

  继葛洪之后对道教理论进一步丰富完备的是陶弘景。

  陶弘景(456─536),字通明,自号华阳隐居,丹阳秣陵(今江苏南京)人,卒谥贞白先生。齐梁间道士、道教思想家、医学家。生于江东名门。祖陶隆,于南朝宋时侍从孝武帝征战有功,封晋安侯。父陶贞宝,深解药术,博涉子史,官至江夏孝昌相。史称陶弘景幼有异操,年四五岁乃好书,“恒以荻为笔,书灰中学字”。九岁开始读《礼记》《尚书》《周易》《春秋》《孝经》《毛诗》《论语》等儒家经典,颇以属文为意。十岁得葛洪《神仙传》,“昼夜研寻,便有养生之志”。十五岁作《寻山志》,倾慕隐逸生活。十七岁以才学闻名,与江斅、褚炫、刘俣合称升明四友。齐高帝萧道成及其子萧赜在位时(477~493),陶弘景曾先后出任诸王侍读,除奉朝请,征左卫殿中将军。由于官场的倾轧,仕途不利,三十六岁时,仍任六品文官“奉朝请”,心甚怏怏。遂于齐永明十年(492),上表辞官,挂朝服于神武门,退隐江苏句容句曲山(茅山),不与世交。从孙岳游学,受上清经法、符图;后又广搜道经,遂为上清经之重要传人。梁武帝萧衍即位(502)后礼聘不至,却每每就谘朝廷大事,时人称为“山中宰相”。隐居茅山达四十五年之久,享年八十一岁。梁武帝诏赠中散大夫,谥贞白先生。

  陶弘景的思想源于老庄,并受葛洪道教影响,亦杂有儒佛观点。主张儒、佛、道三家合流,鼓吹“百法纷凑,无越三教之境”。他对道教理论的贡献,主要是整理和弘扬上清经法。他在茅山撰写了大量重要的道教著作,今尚存有《真诰》、《真灵位业图》、《登真隐诀》等。 东晋末年以来,杨羲及许谧,许翙等人造作的上清经诀,在江东已广泛流传,但在传播过程中,多有散失伪谬。南朝宋齐时道士顾欢,曾对杨、许旧籍进行过搜集和整理,但仍有不少漏失和谬误。陶弘景隐居隐茅山后,以顾欢《真迹经》为蓝本,参考自己搜访所得之上清经诀及有关见闻,加以增删改写,注解诠次,遂成《真诰》一书。该书详细记载了东晋以来《上清经》出世之源及传布过程,杨羲与二许之家世生平等,引用众多道经,提及大量道教历史人物、神话故事、仙宫鬼神名称,具体修行方术等等,实为早期道教上清派教义和历史之集大成者。《登真隐诀》一书,是一部抄撮诸《上清经》中有关方术秘诀,专论上清派养生登仙之术的重要著作。该书继承和总结了东晋以来上清派思神内视及导引、按摩等内修养生之术,并保存了部分天师道的请神上章、符咒驱鬼的方术。《真灵位业图》乃系陶弘景构造道教神仙谱系之著作。该书将道教信奉之天神、地祗、人鬼及诸仙真排定座次,构成了一个等级有序,统属分明的庞大完整的道教神仙谱系。

  陶弘景天文历算、地理方物、医药养生、金丹冶炼诸方面也都有所著述,据统计,全部作品达七八十种。惜多亡佚。至今尚存者有、《肘后百一方》、《本草集注》、《陶隐居本草》、《药总诀》、《导引养生图》、《养性延命录》、《合丹药诸法节度》、《集金丹黄白方》、《太清诸丹集要》等以及《天文星算》《帝代年历》《华阳陶隐居集》等。

  服饵炼丹是道教的重要修炼方术。陶弘景对此非常重视,积极从事炼丹活动。史载,他从梁天监四年(505)至普通六年(525),进行了长达二十年的炼丹实践,在梁武帝天监年间(502——519)中曾献丹于武帝。在获得丰富炼丹经验的基础上,他撰写了《太清诸丹集要》、《合丹药诸法式节度》、《服饵方》《服云母诸石药消化三十六水法》、《炼化杂术》《集金丹黄白方》等炼丹服饵著作。其炼丹成就,为充实和丰富我国后世本草学,推动原始化学的进展具有积极作用,是继魏伯阳、葛洪之后又一著名炼丹家。他十分重视道教养生学的研究,主张道士的修炼应从养神、炼形入手。为总结道教在养神、炼形方面的修炼经验,撰写了《养性延命录》一书。强调养神当“少思寡欲”,“游心虚静,息虑无为”,调节喜怒哀乐情绪,防止劳神伤心;炼形则要“饮食有节,起居有度”,避免过度辛劳和放纵淫乐,辅以导引、行气之术,方能延年益寿,长生久视。

  陶弘景精通医药学,主张治病应因人之虚实、男女老幼、苦乐荣瘁而异。他的诸种医学著作中,尤以《本草集注》最为著名。陶弘景首创以玉石、草木、虫兽、果菜、米实等分类方法。书中并对各种药物的名称、产地、性状、主治疾病、配制保存方法等等皆一一注明,内容丰富,条理分明,对隋唐以后本草学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在中国医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葛洪之后对道教理论进一步丰富完备的陶弘景

葛洪之后对道教理论进一步丰富完备的陶弘景

  南北朝时期,道教理论进一步丰富完备,其组织队伍也在扩大发展,出现了北方和南方两派天师道,代表人物分别是寇谦之和陆修静。

  寇谦之(365-448),名谦,字辅真,祖籍上谷昌平(今属北京),后迁居冯翊万年(今阎良区武屯乡境内)。少奉五斗米道,后从成公兴于嵩山修道,前后达三十年。他自称太上老君授予其“天师”之位,又称老子玄孙李普文下降授其《录图真经》。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始光元年(424),谦之献道书于太武帝,倡改革道教,制订乐章,建立诵戒新法。次年,太武帝更亲至道场受箓,并建新天师道道场。北魏太武帝太平真君九年(448),寇谦之卒,年八十四,葬以道士之礼。寇谦之是南北朝时代道教的改革者,在北魏太武帝支持下创立了“新天师道”(也称“北天师道”)。为适应历史潮流,在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的支持下,对早期道教的教义和制度进行了全面的改革,强调道教“专以礼度为首”,也就是符合儒家的礼的规范。他吸取儒家五常(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观念,吸融儒释的礼仪规戒,建立了比较完整的的道教教理教义和斋戒仪式,其中主要有以下四条:坚决反对利用天师道犯上作乱;废除以前天师道征收租米钱税的制度;加强戒律,整顿组织,废除了原来祭酒等道官私授教职的做法,废除天师道一些教职的世袭制度,要求“唯贤是授”,并废除五斗米道原有的24治名称,规定信徒不得随意改投道官,道官招收弟子应先考察三年等;修订戒律、科仪,并且撰写《老君音诵诫经》20卷,用忠孝等儒家思想作为道士的行为准则。他重视道教斋醮仪范,为道教增订了诸多斋仪和仪式,亦为后世道教斋仪奠定了基础。

  寇谦之的改革,使道教摆脱了原始宗教的粗陋浅薄的风貌,从而得到北魏朝廷的承认,从民间进入殿堂,寇谦之成为一代宗师。此后,道教不断得到历代道教大师的丰富、发展,完善了道教的思想体系和斋醮仪式,使道教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经过他改革后的天师道为了和以前的相区别,被称为北天师道或新天师道。

  寇谦之的道教著作有托太上老君降授的《云中音诵新科之戒》,该书是现今所能见到的关于道教经韵音乐最早的文字记载,原书已佚失,即《云中音诵新科之戒》的残本。近人汤用彤先生等则认为,现存《太上老君戒经》《太上老君经律》《太上经戒》《三洞法服科戒文》《正一法文天师教戒科经》《女鬼青律》等书,亦为《云中音诵新科之戒》中的内容。一般认为《正统道藏》所收《老君音诵戒经》一卷,是后人对原书二十卷的节抄。另有托名老子玄孙李谱文降授的《录图真经》。

北天师道创立者:北魏道士寇谦之

北天师道创立者:北魏道士寇谦之

  “南天师道”的创立者则是南朝刘宋时代的陆修静。

  陆修静(406——),亦称陆静修,字元德,吴兴东迁(今浙江吴兴东)人。三国吴丞相陆凯之后裔。少宗儒学,博通坟典,旁究经纬图谶之说。又性喜道术,精研玉书。及长,好方外游,遗弃妻子,入山修道。初隐云梦,继栖仙都。为搜求道书,寻访仙踪,乃遍游名山,声名远播。宋元嘉(424~453)末,陆修静卖药至京师,宋文帝刘义隆钦其道风,召入内宫,讲理说法。时太后王氏雅信黄老,以国母身份执门徒之礼。后因避太初之乱南游。于宋孝武帝大明五年(461),至庐山营造精庐,隐居修道。宋明帝刘彧即位,思弘道教,泰始三年(467)召见陆静修于华林园延贤馆,陆静修为宋明帝“标阐玄门,敷释流统,莫非妙范,帝心悦焉”。明帝乃于北郊天印山筑崇虚馆以居之。在此期间,他“大敞法门,深弘典奥,朝野注意,道俗归心。道教之兴,于斯为盛”。宋顺帝昇明元年(477)卒,时年七十二岁。弟子奉其灵柩还庐山。诏谥简寂先生,以庐山旧居为简寂馆。宋徽宗宣和(1119~1125)间,封为丹元真人。其弟子最著者为孙游岳、李果之等。

  陆修静对道教的最大功绩就是为了适应当时门阀士族阶级的需要,对江南天师道组织进行整顿并与神仙道教融合,成为奉持三洞经典为特征的新道教的大师,被称为“南天师道”的创始人。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对道教经典进行整理和分类。他早年便注意采访搜集道教经典,曾“南诣衡湘、九嶷,访南真(魏夫人)之遗迹;西至峨眉、西城,寻清虚(王褒)之高躅”。他针对当时《灵宝经》错乱糅杂,使后来学者难辨真伪,于是对之整理考证,编成了《灵宝经目》一书,从而大大地推动了灵宝派的发展。他首创了在道教史上有深远影响的道教典籍的分类方法,即将道书分为三洞(洞真,洞玄,洞神),四辅(太玄,太平,太清,正一)七大部类。三洞四辅不仅是一种道书分类法,同时也包含着区分道经品级高低和排列道士阶级次序的意思.如修太清法仅能成仙,修灵宝者可以成真,修上清者可以成圣。据云,陆修静一生共著录道家经书并药方、符图一千二百二十八卷;

  第二,整顿道教组织,以适应当时门阀士族制度的需要。东晋南朝时期,道教在组织形式上发生了重大变化,其主要表现是祭酒制的衰落和道官制度的兴起。祭酒制度为早期五斗米道之旧制,其基本特征是“立治置职”,道官祭酒“领户化民”,实行政教合一之统治。为实现道官祭酒与道民的统属关系,天师道制定了三会日、宅录和缴纳命信等制度。自魏初“天师道”北迁,至晋宋之际,出现组织混乱,科律废弛的严重局面。当时许多道民在三会之日不赴师治参加集会,不报户籍,不交租米命信。一些道官更“妄相置署,不择其人,佩箓惟多,受治惟多,受治惟大,争先竞胜,更相高下”。在这种情况下,陆修静乃提出一套整顿和改革的措施。首先,陆修静禁止道官自行署职,实行按级晋升的制度。普通民众须有功德,才能受箓为道民;道民受箓之后,有功者才能升迁。从受十将军箓依次升至受五十将军箓,再从箓吏依次晋升散气道士、别治道官、下治道官、配治道官,以及下、中、上八治道官。其最高者,即“能明炼道气,救济一切,消灭鬼气,使万姓归伏”的道师,才能拜署上八治中的阳平、鹿堂、鹤鸣三治道职。强调“采求道官,勿以人负官,勿以官负人”的组织措施。为健全三会日制度,他重申在三会之日,道民必须到本师治所参加宗教活动,登记检查“宅录命籍”(近似封建国家编户齐民的户籍簿),听道官宣布科禁,考校功过。同时,他还针对“宅录”制度严重混乱的状况,规定每年三会日之最后一日,作为登记、审核宅录的最后期限。“其日,天官地神咸会师治,对校文书。每个道民都须赍信至本师治所,由本师给以注籍,以便道官“领户化民”。

  第三,建立完善了道教斋醮仪式。陆修静十分重视道教斋仪的作用,认为“斋直是求道之本他在总结前代斋仪的基础上,制定了“九斋十二法”的斋醮体系。并撰述一系列斋戒仪范之书。他汲取儒家的封建礼法、道德规范以及佛教的“三业清净”的思想,从而使道教斋法不仅有了系统的仪式戒科,而且使斋戒仪范的理论更加完备。

  陆修静一生著作甚丰,有关斋戒仪范者尤多。刘大彬《茅山志》谓其“著斋戒仪范百余卷”,今《正统道藏》存有《太上洞玄灵宝众简文》《洞玄灵宝五感文》《陆先生道门科略》《太上洞玄灵宝授度仪》《洞玄灵宝斋说光烛戒罚灯祝愿仪》各一卷。另有《灵宝经目序》《古法宿启建斋仪》《道德经杂说》《三洞经书目录》《陆先生答问道义》《陆先生黄顺之问答》,均佚。《灵宝道士自修盟真斋立成仪》《三元斋仪》、《然灯礼祝威仪》《金箓斋仪》《玉箓斋仪》《九幽斋仪》《解考斋仪》《涂炭斋仪》等也已亡佚,某些内容散见于《无上黄箓大斋成立仪》中。《通志·诸子类·道家略》中著录有《服御五芽道引元精经》《升元步虚章》《灵宝步虚词》《步虚洞章》等。在唐法琳《辩正论》中,尚见其著有《必然论》《荣隐论》《遂通论》《归根论》《明法论》《自然因缘论》《五符论》《三门论》等,《破邪论》中又见其著有《对沙门记》。

  今浙江德清县神驾潭存有“陆仙楼”,为纪念南朝著名道学家陆修静所建。全楼建筑面积300平方米左右,正中匾额“寂真观”,由北宋徽宗皇帝所书,上世纪五十年代初遗失,楼内立有陆修静彩塑,高2米左右,傍有清代顺治四体书法碑《简寂陆真人碑》,由明季沈谷撰文,刘允明书丹,世所鲜见,为德清县保护文物。 

  (四)兴盛多样期

  唐宋元明时代,道教今进一步发展兴盛。道教创始人张陵和始祖李耳得到最高统治者的尊奉,道教典籍成为士庶必读的经典,最高统治者甚至成为“道君皇帝”或“北极真武大帝”的化身,或亲受道箓。随着道教的发展和流传地域的扩大、信众的增多。“天师道”一统天下的局面结束,各种流派异彩纷呈或是新创新的道教派别,如唐初成玄英的“妙真道”,南宋以后兴起的“净明忠孝道”,金代王重阳创立的“全真教”,金初刘德仁创立的“真大道”,金初萧抱真创立的“太一道”等。“天师道”本身也与灵宝、上清等流派融合形成“正一道”。这个历史时期涌现了不少具有社会影响和有学问的道士,如成玄英、司马承祯、吴筠、杜光庭、吕洞宾、谭峭、陈抟、张伯端、刘德仁、王重阳、萧抱真、张三丰等,他们或是开宗立派,或是整理道教典籍、阐释发展道教理论,或是在治病救人、内丹外道等方面有着卓越贡献,在道教史上都有重要的贡献和影响。

  此阶段不仅中国内部道教有所发展,更借由迁徙与文化交流发扬至亚洲其他各处。如东晋末,五斗米道在中国南方发动起义失败后,卢循率部逃至越南(交州)。越南人李脱帮助卢循进攻交州府城,失败后自尽。这是道教传入越南最早的记载。

  下面分朝代加以简述:

  唐代

  唐代帝王与道教始祖李耳攀亲,借此笼络人心,加固统治的合法性。唐高祖李渊认老子李耳为祖先,唐高宗尊李耳为“太上玄元皇帝”;唐玄宗亲自为道教原始典籍《道德经》作注疏,令士庶家藏《老子》。开元二十九年(741)又下诏两京(长安、洛阳)及各州建玄元皇帝著庙,于长安设崇玄馆,于诸州置生徒学习《老子》、《庄子》、《文子》、《列子》,并选送课试,称为“道举”。天宝元年(742)又诏封庄子、列子、文子、亢仓子为真人,其书尊为“真经”。唐僖宗时张陵被封为“三天扶教辅元大法师”。其间涌现了不少具有社会影响和有学问的道士,如成玄英、李荣、司马承祯、吴筠、杜光庭、吕洞宾、谭峭等,他们在道教史上都有重要的贡献和影响。

  两宋时期

  宋代统治者继承唐代儒道佛并用和对道教的崇奉、扶持政策。真宗和徽宗时期道教的两个高潮期。然而这一政策的奠基者,则是开国君主太祖和太宗两兄弟。宋太祖赵匡胤称帝前,便与道士有所交往。陈桥驿兵变后,就曾利用符命为他夺取后周政权制造合法依据,特别是利用华山道士陈抟为他制造舆论。称帝后,不仅召见道士苏澄、王昭素等,并亲自登门请教“治世养生之术。还召集京师道士对其学业进行考核,将品行不端者逐出道门,并下令取缔“寄褐”制度(即住在道观,着道士袍服,却不奉道教)太宗赵光义对道教的尊奉更超过太祖。他频繁召见陈抟、丁少微、王怀隐等道士,对黄白术、养生术极感兴趣。不断兴建宫观,从他即位到死前都一直没有停止过,而且规模之大,耗资之巨,都属空前。

  宋真宗时代是宋代崇道的第一个高潮。宋真宗用更多的精力和财力来扶植道教:一是宋真宗仿效唐代认老子为先祖,采取前蜀王衍的方式,从道教中另创一个姓赵的神祗作为圣祖,重演唐皇室崇道的情形。大中祥符五年(1012),下诏将玉清昭应观的玉皇后殿定为赵氏圣祖的正殿,并下令天下州、府、军、监兴建的天庆观都要设立供奉赵氏圣祖的“圣祖殿”。同时制造大量天神降临、赐语和天书下降等符瑞,将大宋王朝装饰成天命所膺,天神所护持;二是兴修道观、塑造神像,比太宗时规模更大,规格更高。由于天书下降,真宗将年号改为“大中祥符”,并于大中祥符元年(1008)四月兴建玉清昭应观以供奉“天书”。每天役使军民数万之众。该观历时七年而成,总2610区,特设置玉清昭应观使,由宰相王旦充任;大中祥符二年,又下诏令天下并建天庆观;五年,又在京城兴建景灵宫,以宰相向敏中为为景灵宫使;天禧二年(1018)又在京城兴建祥源宫。在大力营造宫观同时,又于大中祥符五年下令铸造玉皇、圣祖等神像;三是制定天庆节、天贶节、天祯节、先天节等道教节日,还亲自制作请神、敬神用的表章、青词、步虚词、乐章等。还制作道书,如令宰相王钦若定的《罗天大醮仪》十卷等。龙虎山天师世系的受封,以始自宋真宗。大中祥符九年(1016),宋真宗赐龙虎山第24代天师张正随为贞静先生。

  宋徽宗是宋代第二个崇道高潮。此时道教备受尊崇,成为国教。首先,他也同真宗一样,制造大量天神降临、赐语和天书下降等符瑞。与真宗不同的是,他是亲自制造:还在藩邸时,他就自称梦见老子,告诉他“汝以宿命,当兴吾教)(中华书局《续资治通鉴》2354页),政和三年(1113)又宣称亲见天神降临玉津园,并亲撰《天真降临示现记》昭告天下。政和七年,又授意道士林灵素制造青华帝君夜降宣和殿,并要道士们上表,尊他为“教主道君皇帝”(中华书局《续资治通鉴》2386页)。第二改佛为道并大兴宫观土木。宣和元年(1119)正月下诏,改佛为道,易服饰,称姓氏;左右街道录院改作道德院,僧录司改作德士司,隶属道德院。不久又改女冠为女道,尼为女德。在国家财用匮乏情况下,从建中靖国元年到政和六年十六年间,不行耗费巨资,陆续在京师兴建景灵西宫、长生宫、显烈宫、玉清和阳宫、上清宝箓宫等大型宫观,如建中靖国元年兴建景灵西宫,仅到江南采太湖石就达4600块。这些巨大的的采制和运到京师,不知耗费的多少民力、财力,这就是《水浒》中民怨沸腾的“花石纲”。政和六年(1116)九月,下令全国的道教的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都要修建宫观或以寺院充任,塑造圣像。政和七年,又下令将全国的天宁万寿观改建为神霄玉清万寿宫。并严惩地方上改建“不虔”或执行不力者;第三为玉皇、地祗、庄子、列子、关羽、张道陵、陆修静、陶弘景,以及岳渎、城隍、山神、龙神、江河神等神祗和道教人物加赐封号。并在真宗之后又制定一批道教节日;第四。仿照才朝廷官吏品秩,设立道阶、道职;第五,提倡学习道经,设立道学制度和道学博士。许多道士不仅有道官、道职,而且享有俸禄,并得到朝廷施舍的大量财物和土地。据《续资治通鉴》记载:重和元年(1118)十月,“帝如上清宝箓宫,传度玉清神霄宝箓,会者八百人。时道士有俸,每一斋施,动获数十万;每一观,给田亦不下数百千顷”(中华书局《续资治通鉴》2404页)。

  徽宗时代,以朝廷名义大规模访求道经,编修《道藏》和道教史,这对中国道教典籍的保存和道史研究,为功甚巨。

  作为道教兴盛发展期的一个重要特征,新的道派开始涌现。主要有林灵素和王文卿代表的神霄派和以饶洞天为代表的天心派。二者都是符箓道派的不同流派。前者重五雷符,后者重三光符、黑煞符、天罡大圣符。到了南宋,符箓派成为道教统领,其中门派众多,主要的则是龙虎山的正一派,茅山的上清派和阁皂山的灵宝派。其后正一派又衍生出天心正法派;上清派又衍化出清微派,以女道士祖舒为祖师。清微派在南宋又分出南北两支:北支以武当山为中心,张道贵为代表。南支以福建建宁为中心,以熊道晖为首;灵宝派在南宋又衍化出净明派,以南昌为中心,奉徐逊为教主。

  在道教修炼术方面,汉晋以来兴起到唐代发展到极盛的外丹派,在宋代逐渐衰落,内丹派成为主要流派。所谓外丹,是指用鼎炉烧炼铅汞等药物制成一种称说可以使人长生不老的丹丸,道教的创始人张陵、东晋的葛洪、陆探微等都是著名的炼丹家。到了唐代趋于极盛,许多著名道士孙思邈、陈少微、楚泽等都以炼丹著名。唐代许多皇帝如德宗、武宗以及名士李白等也都热衷此道。内丹是与外丹相对的一种修炼方法,源于行气、导引、胎息等术。他不是借助于外界的鼎炉铅汞,而是以人的身体为鼎炉,以体内的精气神为药物,通过一定的方法使体内结丹,从而达到长生不死的目的。内丹之术,始于隋代道士苏元朗,他最早将魏伯阳《参同契》发掘出来,用以指导内丹实践。经过唐代的崔希范、刘知古、施肩吾、彭晓等,内丹派已成为一个重要的道教修炼流派。崔希范的《入药镜》对后世产生了较大影响。到了宋代外丹派逐渐衰落,内丹派则成为主要流派。陈抟、张伯端等著名道士皆是内丹派,他们所阐述的“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功法才成为道教内丹派主要的修炼方法。林灵素和王文卿等符箓派代表人物也将符箓与内丹修炼结合起来形成金丹派,内丹也成为道教主要修炼术的道教理论阐发的核心。两宋著名的道长有陈抟、张伯端、林灵素、王文卿、饶洞天等。他们著书立说,或开宗立派,或在修炼术上有所创新,他们当中有的人介入国家政治,对当时的社会生活、风俗面貌乃至历史进程重大影响。

  金代

  道教仍处于兴盛发展期。作为兴盛发展期的一个重要特征,太一道、真大道、全真道三大道派创立。尤其是全真道,后来风靡中国北方,其创始人丘处机被元朝统治者授予主管天下道教的权力。为应对全真道的迅速崛起,原龙虎山天师道、茅山上清派、阁皂山灵宝派合并为正一道,尊张天师为正一教主,从而正式形成了道教北有全真派、南有正一派两大派别的格局。

  全真道

  创始人为金代初年的王重阳(1112~1170)。王出身地方豪门,早年曾应金朝武举,为小吏,后辞职还家。正隆四年(1159),自称在甘河镇遇仙,得授金丹口诀。遂隐居终南山,修道三年。大定年间出关去山东传教。招收马钰、谭处端、刘处玄、丘处机、王处一、郝大通、孙不二等七大弟子,号称全真七子。全真道至此正式成立。金世宗大定九年(1169)王重阳留王处一、郝大通二徒在昆崳修炼,自己携丘处机等西归。一行到达开封第二年。王重阳即辞世。此后大弟子马钰掌教,其余六真便各自在山东、河北、陕西、河南一带修炼传教,王处一曾应金世宗的邀请进宫讲授道学。

  全真教的教祖、骨干多出身于知识阶层,其文化素养在金初三大教派中最高,留下的著述也最多。现存全真教道士的著作约有二十多种。其中有关教义、教制的重要著作有:王重阳《立教十五论》、《金关玉锁诀》、《授丹阳二十四诀》,马钰《丹阳真人直言》、《丹阳真语录》,刘处玄《至真语录》,丘处机《大丹直指》,侯善渊《上清太玄鉴戒论》、《晋真人语录》。这批全真教教祖和骨干,还有很高的文学修养,善于用诗文表达和传授全真教义,这方面重要的有王重阳《全真集》、《教化集》、《分梨十化集》,马钰《渐悟集》、《洞玄金玉集》、《神光灿》,刘处玄《仙乐集》,谭处端《水云集》,丘处机《磻溪集》,郝大通《太古集》,王处一《云光集》, 侯善渊《上清太玄集》,长荃子《洞渊集》等。 

  全真道的教义,总体上仍是继承钟离权、吕洞宾的内丹思想,但又富有创新和时代特色。其中最突出的就是主张“合一三教”认为儒释道三教的核心都是“道”,并无差别。王重阳说自己所创的全真道是“太上为祖,释迦为宗,(孔)夫子为科牌”,“三教者,不离真道也,犹一树之三枝也”。(《金关玉锁诀》)。其次,以“全精、全气、全神”所谓“全真”为成仙证真的最高境界。而要达到这种“全真”境界,就要通过对性的修炼。全真道的修炼之道,即是以降伏心意,明心见性为要旨,是内炼成丹的前提;第三,“苦己利人”的宗教原则。要求修持者把物质生活需求降低到最小程度,摈弃一切物质追求:“饥则餐一钵粥,睡来铺一束草,褴褴褛褛,以度朝夕,正是道人活计”。(马钰《丹阳真语录》)

  在修炼方法上,主内丹修炼,不尚符箓,形成独具特色的内丹理论。在教制教规上,规定道士心须出家住道观,不许蓄妻室。为了约束道士言行,制定各项清规戒律,督促道众严格遵守。这些皆与正一道有很大区别。

  太一道

  或称太一教,由卫州(即今河南卫辉)人萧抱珍于金熙宗天眷初年(1138)创立。萧抱珍事迹史籍语焉不详,明人无名氏所编纂的《卫辉府志》卷十三有《萧抱珍传》,中仅记载他“道貌纯古,性至孝。尝嗣道士李天竞,业以符水应治,随用辄验。皇统间(金熙宗年号,1141——1148)征至阙下,累被宠赉,有祈雪、伏龙、退星、禳火、平瘿、开哑之异,因敕所居为太乙万寿宫”;王鄂《重修太一广福万寿宫记》则说萧抱珍的道号叫“广升”;《忽必烈大王令旨碑》称其为“羽升微妙大师”、“太一一悟传教真人”。最初,萧抱珍只是在家传教,后信徒日益增多,乃于县东三清院故址草建茅庵而居,后扩展至山东,河北一带,弟子们逐建有太一堂,太一宫,万寿宫等,发展迅速。先后传门徒韩矩之子韩道熙,即太一道二祖。萧道熙掌教后,深得金世宗宠信,世宗敕以”万寿”碑,于是太一道名声大振,信道者受录者日益增多,门徒遍布山东河北等地。萧抱珍仙逝后,被赐赠“太一一悟传教真人”,其传教大本营卫州太一万寿宫,被改为“太一广福万寿宫”.使太一之教大行于世。元至元以后才渐渐衰微,因太一道在教义教规上与正一天师道相近,元以后大都归于正一教。

  太一道所奉的至上神为北宋东西太乙宫正殿的五福太一。关于太一道得名,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为《忽必烈大王令旨碑》所云,“盖取元气浑沦,太极剖判,至理纯一之义”;另一种是《元史·释老传》中的解释:“传太一三元法箓之术,因名其教曰太一”。由于“太一道”在元代并入正一道,所以关于本身教义的典籍文献尽失。现从文人集和残存碑记可知:该教“以老氏之学修身”,“以巫祝之术御世”,重视符咒秘箓,祈禳诃禁,为人去厄求福。属于符箓道教,但也重视内丹。

  在组织体系上,萧抱珍也模仿天师道秘传原则,只让萧氏承袭法嗣,外姓掌教者,需改姓萧,如太一道二祖韩道熙,三祖王志冲,五祖李居寿,六祖李全佑,七祖蔡天佑俱改姓萧。

  真大道

  初名大道教,创始人为刘德仁(1122~1180)。号无忧子,沧州乐陵(今属山东)人,宋靖康之乱,徙居河北盐山太平乡。金熙宗皇统二年(1142)他自称太上老君下降,授给他《道德经》,令其创教。刘德仁根据《道德经》义,加以演绎,为大道教订立规戒九条:“一曰:视物犹己,勿萌戕害凶嗔之心;二曰:忠于君,孝于亲,诚于人,辞无绮语,口无恶声;三曰:除邪淫,守清静;四曰:远势利,安贱贫,力耕而食,量入为用;五曰:毋事博弈,毋习盗窃;六曰:毋饮酒茹荤,衣会取足,毋为骄盈;七曰:虚心而弱志,和光而同尘;八曰:毋恃强梁,谦尊而光;九曰:知足不辱,知止不殆”。这是糅合老子、儒家、佛教思想为一体的立教宗旨。这些都反映出大道教提倡自食其力,少私寡欲,不谈飞升炼化、长生久视,融合儒释道三教,特别是援儒入道的特点。表明他与早期符箓派道教有着明显的不同,也与丹鼎派道教有所区别。大道教这些主张,颇能适合当时中下层社会的宗教需求,因此“一时州里田野,各以其所近而从之。受其教戒者,风靡水流,散在州郡”金世宗大定初(1161)“传其道者几遍中国”(陈垣《道家金石略》)。

  真大道在长期的掌教传承中,逐渐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从中央到地方的领导体制。首脑机关是大都天宝宫,为历代掌教所居之地,设诸路真大道教都提点,教门都举正等以辅助掌教工作。其下据元代的行政区划设立各级地方组织。第一级,行省设提点都举正。如王清贵曾任河南江北、陕西、四川等处都举正提点。第二级,路设道录、道判。如陈德元曾任大都路道录,赵德松曾任汴梁路道录,郑进元曾任卫辉路道录等。第三级,州设道正、举师。 

  刘德仁行教三十八年,住世五十九载,于大定二十年(1180)去世。此后,继任掌教者为:二祖陈师正,三祖张信真,四祖毛希琮。据《书刘真人事》和《先天宫记》载,陈师正,“幼渔于河,德仁穆以入道。能预知吉凶事”,“阐教垂十五年,法寿莫得而识”。张信真,于明昌(1190~1195)中任掌教,“有诗文数百篇,号《玄真集》传于世”,“处世五十五年,阐教二十五载”。毛希琮,嗣教之时,“当金之亡,兵戈俶扰,希琮能以柔而存”,“掌教五星有奇”。以上几代,皆在金代,所留资料极少。

  金、元之交,四祖毛希琮掌教。毛希琮之后有两个五祖,一住天宝宫(郦希成),一住玉虚宫(李希安),大道教内部分裂为天宝宫和玉虚宫两派,各自进行传法。流传至元代,并入全真道。

  上述道教流派在金代的迅速发展,与金代统治者的扶植与推助关于极大。一方面这些教派主张有利于社会稳定,有助于巩固统治,如全真道主张苦己利人,要求修持者把物质生活需求降低到最小程度,摈弃一切物质追求;大道教主张无私邪,守本分,日用衣食,自力耕桑,不欲、不杀、不饮酒、不茹荤。以仁为心,恤其困苦,去其纷争。另一方面,金代统治者仰慕汉文化,如金熙宗即位后即采用宋朝制度。为了争取汉族士人的支持,对这些汉族宗教的首脑人物千方百计进行笼络,对他们的教派给予扶持。据《大金国志》卷三六记载:熙宗朝设有道司、道录、道正等道官管理道教,并设有侍宸、授经等道阶。皇统八年(1148),熙宗亲自召见太一教创始人萧抱珍,并为其道观赐额“太一万寿宫”。金世宗信奉道教,对道教更是优渥:大定七年(1167),诏真大道创始人刘德仁入居中都(今北京市)天长观,并赐号“东岳真人”;大定九年,为太一道二祖萧道熙敕立万寿碑并题额;大定十四年,天长观因遭灾损毁,世宗命有司修复。修复后,世宗率领太子和百官前往祝贺,做道场三日夜;大定二十二年,诏萧道熙入内殿,问以摄生之道,赏赐甚优渥;大定二十七年和二十八年,又两次诏全真道王处一进京,为其修建“修真观”,并赐金书篆额,金帛巨万;大定二十八年,又召丘处机,赐钱十万,命主“万春节醮事”,令塑纯阳、重阳、丹阳三师像于所居宫观之正位。金章宗完颜璟是金朝皇帝中最为“尊玄崇道”者。与太一道三师祖萧志冲来往密切。明昌年间(1190—1208)请萧志冲于太清宫作醮,赴太极宫诵经百日。明昌元年二月,皇太后有恙,敕萧志冲于天长观设普天大醮七昼夜,赐钱五百万,各种名贵檀香2180斤。自己斋戒七日,前往天长观行香。泰和(1201—1208)年间,“国家事祈禳,连设大醮,羽流极天下之选”(《文渊阁四库全书》1190册,495页)。其时,太一道士侯元灿又倍受礼重,下诏令其入主中都天长观,赐紫衣及“观妙大师”号。崇庆年间(1212—1213)又诏往中都太极宫,授“清虚大师”号。金章宗与全真道首领之间交往更多:明昌元年,丘处机东归栖霞山,章宗为其建琳宫,并赐额“太虚”;承安二年(1197)七月,召见王处一于便殿,问养生之道和性命之理,以及治国和边境事,赐紫衣及“体玄大师”号,令居京师崇福观,日给钱二百缗;承安二年(1197)冬,又诏刘处玄赴阙,敕寓天长观,询问玄旨,并并赐“灵虚”、“太微”、“龙翔”、“集仙”、“妙玄”等五观匾额。承安三年(1198)又召刘处玄赴阙,赐给道观“修真观”。卫绍王完颜永济(1209—1213在位)嗣位之后,金朝统治已急转直下,但敬道之制度犹存。受章宗宠遇的道士李大方,在卫绍王执政期间仍活跃于朝廷。大安初(1209—1211)赐云锦衣,佩金符,加号“通玄大师”金宣宗完颜珣(1213—1223在位)即位不久,燕京即告失守。在此岌岌可危之际,仍给一些宫观赐名,给一些道士赐号封官。只是丘处机、李处静等道教头面人物看金庭大势已去,均拒不奉诏。

  金代帝王对道书的搜集整理也很重视。由于北宋时编撰的《政和万寿道藏》至金时,版本已残缺不全。金世宗于大定四年(1164)下诏以南京(今河南开封市)道藏经版付中都天长观;章宗明昌元年,诏天长观提点孙明照主持搜访天下遗经,得1714卷,又根据《政和万寿道藏》经版补版,最后汇成《大金玄都宝藏》6455卷。这次道经的搜集和整理,在道教发展史上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元代

  元代最尊重是佛教,尤其是藏传佛教。但对道教也很尊重,但其重点在南宋灭亡前后有所不同。灭南宋前,主要是对北方的全真道、真大道和太一道争取和利用。其中以对全真道争取和利用最为着力。灭南宋后,为安抚江南汉人,重点转为争取天师道。在元蒙统治者的优崇和授权下,有元一代的龙虎山天师不仅统领江南道教符箓各派的事务,而且江南的全真道也受其管辖。江南各道派的事物,如宫观的赐额、道官、道职的任命,道官封号的赐予等,皆需经过天师的首肯和向上报告。道教在元代的兴盛也有其自身特色:相对于唐宋,理论创新方面较为逊色,但在组织发展上则超过唐宋,各道派以宋金道派分衍为基础又有新的发展和演变,更加兴盛且开始合流:由于龙虎宗逐渐成为南方道教的核心,江南道教符箓各派渐渐集合到它的周围,最后形成道教后期两大道派之一的“正一派”。北方萧抱珍创立的太一道由于在教义教规上与正一天师道相近,元以后也归于正一道;而张伯端一系所创立以金丹派则依附全真教,自称南宗,把王重阳这支则称为北宗。

  下面主要介绍道教后期两大派别全真道和正一道在元代的兴盛和发展简况:

  全真道

  全真道在元代的兴盛发展,前后主要靠两个道士:丘处机和李志常。丘处机际遇成吉思汗,为全真道在元代的大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丘处机在王重阳七大弟子中年纪最轻,金宣宗时就很出名,前面已作介绍。金朝后期,金、南宋和元都曾派使臣征召,希望能为己所用。丘处机审时度势,作出自己的政治选择。

  当成吉思汗铁木真于1219年十二月派使臣达莱州征召他时,他刚拒绝南宋的召请。第二年正月便率领弟子十八人启程北上,经过两年多跋涉,行程万余里,于铁木真太祖十七年(1222)到达阿姆罕河南岸(今阿富汗北境)成吉思汗军营,这时他已七十三岁高龄。因此使成吉思汗极为感动,对丘处机说:“他国征聘皆不应,今远逾万里而来,朕甚嘉焉”询问治国和养生的方法,丘处机以“敬天爱民”、减少杀戮、清心寡欲等为回应。成吉思汗又很赞赏,称丘处机为神仙:“神仙前后之语,悉合朕心”,并要群臣铭记:“天俾神仙为朕言此,汝辈各铭诸心”(陈垣《道家金石略》文物出版社636页)。丘处机还为成吉思汗征服山东、河南出谋划策,因此深得成吉思汗信任优宠。两年后丘处机辞归,成吉思汗赐给虎头金牌、玺书,令其掌管天下道教。邱与弟子还抵燕京后燕京后,蒙古达官显贵争着与之交往恳请驻大天长观(今北京白云观),从此该观成为全真道祖庭之一。

丘处机修道的北京白云观:全真道祖庭之一

丘处机修道的北京白云观:全真道祖庭之一

  丘处机虽离去,成吉思汗对邱的恩宠仍有增无已:“自尔使者赴行宫,皇帝必问:‘神仙安否?’还,即有宣喻语”(《道藏》19册,735页)。太祖十九年(1224)夏又遣使传旨说:“自神仙去,朕未尝一日忘神仙,神仙无忘朕!朕所有之地,爱愿处即住。门人恒为朕诵经祝寿则嘉”(同上,809页)。并告诫各路官员,免除“邱神仙”所在院舍即出家门人,一应免除赋税和徭役。丘处机也不失时机,抓住这个机会,大力发展全真道。他一到燕京,就着手“立观度人”计划,发展道徒。所谓“立观度人”,就是将那些战争中被蒙古人虏为奴隶的,失去生计无法度日的人持牒度为全真道士。据《元史》记载,通过这种方式成为全真道士的,“毋虑二三万人”。丘处机本人则在白云观开坛说戒,弟子们则四处建立宫观,使全真道组织发展到鼎盛时期。据《盘山栖观碑》记载当时全真道盛况是:“由是玄风大振,四方翕然,道俗景仰,学徒云集”甚至“旁门异户,靡不向风”(《道藏》25册,414页)

  丘处机之后,尹志平、李志常陆续继任。尤其是尹志平之徒李志常,将全真道推向兴盛的顶峰。元太宗窝阔台和宪宗蒙哥对李志常尤为赏识。窝阔台屡次召见李,封其为“玄门正派演教真常真人”,并对李志常大建全真教道观大力支持。蒙哥登基后,命其遍祭岳渎,令掌全国道教,宪宗三年(1253),命其作“金箓大斋”,任命李为“印押大宗师”,可以“给散随路道士、女冠普度戒牒”。五年,又“数召见,咨以治国保民之术”。总之,全真道在李志常时代达到极盛。孟樊鳞在《十方重阳万寿宫记》中曾感叹说:“呜呼,历观前代列圣重道尊教,未有如今日之盛。兴作之日,四方奔走,而愿赴役者,从之如云”。全真道在元代的极盛,表现在道门兴旺、门徒遍及全国,而且知名道士众多;其宫观以燕京为中心,遍及北部中国各省区:“今东尽海,南薄汉淮,西北历广漠,虽十庐之聚,必有香火一席之奉。”(陈垣《道家金石略》文物出版社476页)。据《元一统志》,当时仅燕京地区就有道观百余所,其中绝大部分都是全真道宫观,而且多建在丘处机和李志常掌教其间,如固本观、长生观、清逸观、清都观、洞神观、静远观、兴贞观、真元观、崇元观、玉华观等。再就是在《大金玄都宝藏》之后,又编纂道藏《玄都宝藏》。此项工作由丘处机弟子宋德方,历时六年而成,共收道家经卷7800余卷,比《大金玄都宝藏》多收1400余卷。这次道藏编纂是全真教以一派之力独立完成,是道教史上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

  全真道的鼎盛局面,自丘处机起,历经尹志平、李志常两任掌教,大约三十年。宪宗五年(1255),佛道《化胡经》之争起,元室袒佛,全真道在与佛教辩论失败,此后元室下令焚毁除《道德经》之外的一切道经,全真教遭受沉重打击,全真道鼎盛局面因之结束。故在以后张志敬、王志坦、祁志诚、张志仙几任掌教中,处境都较困难。又经历约三十年,元成宗即位,驰焚经之禁,全真道获得正常发展。元世祖至元十三年(1276)平定江南,全国统一。此后,原同源异流而分传于金与南宋的全真道和以张伯端为创始人道教金丹派南宗,逐渐认同、融合,至元代中后期,在南宗道士陈致虚等人的推动下,二宗经过对祖师宗祀的调整,南宗最后并入全真道。并后仍称全真道,共尊东华帝君、钟离权、吕洞宾、刘海蟾、王重阳为五祖,下设北七真(即全真七子:马钰、谭处瑞、刘处玄、丘处机、王处一、郝大通、孙不二)、南七真(张伯端、刘永年、石泰、薛道光、陈楠、白玉蟾、彭耜)。合并后的全真道遂成为更大的道派,而与正一道分统天下道教。全真道内部又分化出一些小派别,如南宗有清修派和双修派,北宗全真七子亦各传一派,其中邱处机所传全真龙门派势力最强。总的来说,有元一代,全真道一直保持着中国北方唯一大教和与正一道分统天下道教的势头。

  正一道

  江南道教,道派众多,但多属张陵的符箓道派。其中上清派茅山宗在北宋时为道教主流。南宋理宗嘉熙三年(1239)命三十五代天师张可大提举三山符箓,龙虎宗正式成为江南诸道派统领,且影响大增。元世祖忽必烈灭南宋后,为安抚江南汉人,天师道龙虎宗特别受到忽必烈的关注。宋代对龙虎山、茅山、阁皂山所谓三山符箓的恩宠、礼遇几乎不分轩轾,但元廷对龙虎山天师的礼遇、优待却远远超过其它两山。据《元史·释老传》,至元十三年(1276)忽必烈刚平定江南,就召三十六代天师张宗演赴阙,赐宴,赐玉芙蓉冠、组金无缝服、银印,命主管江南道教。第二年,又赐号“演道灵应冲和真人,给二品银印”并规定路设道录司,州设道正司,县设威仪司,皆归张宗演领属。元世祖授张宗演天师头衔,这是道教的天师头衔首次获得朝廷认可,过去只是道教自身自说自话,从未获得官方认可。另外由龙虎宗主管江南道教也属首次,南宋理宗时也只是提举三山符箓。自元世祖后,这两项成为定制,为元历代诸帝所承袭。继后的三十七代天师张与隶,三十八代天师张与材,三十九代天师张嗣成,四十代天师张嗣德,四十一代天师张正言皆是被朝廷封为天师、真人或大真人,掌领江南道教,成为天师道龙虎宗最显赫的时期。此时,龙虎宗逐渐成为南方道教的核心,江南道教符箓各派,如三山中的茅山宗、阁皂宗,净明道,以及神霄、清微、东华、天心等新旧符箓派渐渐集合到它的周围,最后形成道教后期两大道派之一的“正一派”。北方的太一道在元以后也归于正一道。

  在元统治者优渥之下,龙虎宗在此时还形成一个重要的支派——玄教。至元十三年张宗演应诏赴阙,第二年返回龙虎山,留下张留孙侍阙。因祷雨和为皇太后祷疾有验而获得元世祖的宠信。张留孙就利用元世祖的赏识和留守京师为龙虎宗合法代理人的身份,扩大龙虎宗在京势力,陆续从龙虎山征调八十多位道士进京,或委以京师道职,或派遣到各地管理道教事务。这些人及其弟子围绕张留孙形成一个庞大的龙虎宗支派。至于“玄教”的名称,至少在至元十五年就有了。这年元世祖赐号为“玄教宗师,授道教都提点,管领江北、淮东、淮西、荆襄道教事,佩银印”。张留孙自己也说,玄教之名,乃是元世祖所称:“钦惟圣朝治尚清静,乃崇道家之言,谓之玄教,实始命臣典领”(陈垣《道家金石略》文物出版社962页)。至于玄教教徒人数则无法弄清,但从其宫观遍于江苏、江西、湖南、广东等地来看,道徒数量应当是相当可观的。元世祖去世后,张留孙历成宗、武宗、仁宗、英宗等朝,宠信始终不衰,“朝廷有大谋议,必见咨问”。但玄教在元代虽有很大发展,只是政治上显贵,在道教理论上并无什么建树。其组织也是以龙虎宗分化出来的支派,所以,有的学者认为它只是正一道的另一个名称而已。(陈垣《南宋初河北新道教考》)。

  金代北方的另外两个主要道派太一道和真大道,在元代也得到礼重。元世祖忽必烈在即位前,很重视收罗人才,闻太一道创始人萧辅道之名,于1246年以安车征之。既至,雍容问答,誉之如梁之陶弘景和唐之司马承祯,赐号太一中和仁靖真人。这次召见,说明太一道已获元室的承认,为其在元代的发展开辟了道路。至宪宗二年(1252),忽必烈再次召见萧辅道,并下诏追封太一道初祖萧抱珍真人号,升太一万寿观为太一广福万寿官。继萧辅道掌太一道的是五祖萧居寿(1221~1280)掌教期间,所受元室的尊宠超过萧辅道。宪宗九年(1259),忽必烈南巡,曾亲临汲县太一万寿宫,周历殿庑,询慰者久之。中统元年(1260)秋特赐太一演化贞常真人号。元世祖至元十三年(1276),忽必烈赐萧居寿太一掌教宗师印。至元十一年还在两京为建太一广福万寿宫,岁给道众粟帛。两京太一万寿宫的兴建,标志着太一道的首脑机关由汲县迁至京城,对太一道的发展十分有利。元世祖又在萧居寿的请求下,封赠其先祖及若干徒众。有时还采纳萧居寿在政治上的进言:十六年十月,萧居寿在主持五昼夜大醮后,私下对元世祖说“皇太子春秋鼎盛,宜参预国政”“世祖喜曰:‘行将及之’。其后诏太子参决朝政,庶事皆先启后闻者,盖居寿为之先也。”(《元史·释老传》)继萧居寿之后的六祖萧全皊,与至元三年,受封观妙大师,至元十七年萧居寿临终时,受命嗣主法席。后加封承化纯一真人。至元末、元贞初(1294~1295),有司奏请赐顺州(今河北顺义)地四千余亩和宛平县京西乡栗林给全皊,以作太一道之恒产,全皊在元贞二年(1296)于其地建太一集仙观一所。太一道传至七祖萧天皊,其后不见嗣教者,也不见太一道之活动。有的学者推断,在此之后,太一道可能已并入江南的“正一道”(陈垣《南宋初河北新道教考》)。

  金元之交,真大道在四祖毛希琮之后分裂为天宝宫和玉虚宫两派。在元代,这两派都得到元室的承认,分别进行传法。但玉虚宫一派传法时间较短,连李希安在内,只传了三代。宪宗蒙哥四年(1255),忽必烈未登基前,就闻李希安道行,赐以真人之号。登基后第二年(1261),就命其掌管大道教。至元三年(1266)李希安去世后,继任的六祖刘有明玺书授崇玄体道普惠真人。”大道教玉虚宫派只传了李希安、刘有明和七祖杜福春这三代,此后未见记载,可能已并入全真道。

  天宝宫派的传法较玉虚宫派为长。五祖郦希成在一番内斗、退隐后,大约在元太宗十年(1238)左右受到元室的支持正式掌教,元宪宗封他为太玄广惠真人。在他掌教期间,组织有所发展。《先天宫碑》云:“自戊戌(1238)以来,化因以洽,南通河岳,北极燕齐,立观度人,莫知其数。”道派发展以后,郦希成特请元室批准他将“大道教”改名为“真大道”,以示正统。“宪宗皇帝即位之四年(1254),特降玺书,赐名‘真大道’,中宫赐之冠服”。真大道名称从此正式确立。郦希成“阐教三十六年,享寿七十八岁”,法嗣为六祖孙德福,孙再传法给七祖李德和。以上三代皆处在与玉虚宫派相对峙的时期。继李德和之后掌教的为第八祖岳德文(1235~1299),始合玉虚宫、天宝宫两派而为一。元世祖至元十九年(1282),李德和付以教事。二十一年,宣授岳德文为崇玄广化真人、掌教宗师、统辖诸路真大道教事,赐玺书护持之。在他掌教期间,真大道教获得进一步发展:“西出关陇,至于蜀,东望齐鲁,至于海滨,南极江淮之表,皆有奉其教戒者”。岳德文“尝使人行江南录奉其教者,已三千余人,庵观四百。其他可概知矣”(虞集《真大道教第八代才崇玄广化真人岳公碑》)。岳德文之后九祖张清志于元成宗末掌教,历武宗、仁宗、英宗至泰定帝,深受尊崇,授以演教大宗师、凝神冲妙元应真人,统辖诸路真大道教事。“掌教将二十年,教风日盛”。其所居大都天宝宫,“日食数千指”,其盛况可见一斑。吴澄于泰定二年(1325)为天宝宫作碑时,张清志尚在世,张何年逝世,何人嗣教,不见记载。可能此后不久,真大道即归并入全真道。

  金元时代各教派著名道士有全真道的王重阳、丘处机、李志全;太一道的萧抱珍、萧居寿;真大道的刘德仁,其后玉虚宫派李希安,先天宫派郦希成、岳德文;天师道龙虎派张留孙,茅山宗杜道坚、张雨,净明道刘玉,神霄派莫月鼎,清微派张守清,东华派林灵真,天心派雷时中等。

  明代

  明代统治者在建国初期,鉴于元末宗教发展太滥和民众不断利用民间宗教进行起义,因此太祖朱元璋和成祖朱棣对道教实行的是优宠加抑制的双重政策,此时,道教依然在中国的各种宗教中占据着主导的地位。与此同时,又制定了较为完善的道教管理各项规章制度,加强对道教的管理和约束,超过历代王朝。明太祖洪武六年(1373)十二月,下令民家女子不过四十者,不得出家为尼姑、女道士;洪武二十年八月又下诏男子二十以上者,不许出家为僧道(《明实录》第四册2263页);洪武二十七年,又禁止收民间14岁以下儿童为僧道。除这些禁令外,还规定度牒(出家人身份证)必须由国家颁发并严格控制:洪武五年十二月,共给“天下僧尼道士女冠,凡五万七千二百人发放度牒,以防伪滥”(《明实录》第2册1416页);洪武六年十二月规定:“若请给度牒,必考试,精通经典者方许”(《明实录》第3册1537页)。明成祖朱棣自诩为真武大帝的化身,对祭祀真武的张三丰及其武当派更是大力扶持。他下令在“京城艮隅并武当山才重建庙宇”(《明实录》第28册310页)。并于永乐十年开始大规模兴建武当山道观。敕令隆平侯张信、驸马都尉沐昕督工,每日役使工匠达二十余万(一说为三十余万),费以百万计,花费了六年时间,最终建成八宫、二观、三十六庵堂、七十二岩庙庞大的道观建筑群。特别在天柱峰顶铸铜为殿,饰以黄金,供奉真武大帝。并赐武当山为“太岳太和山”,为“五岳之冠”亲撰《御制真武庙碑》、《御制太岳太和山道观之碑》。像这样由皇室出巨资,一次性建成如此庞大的道教宫观群,在历史上实属罕见!永乐元年和十四年,又两次赐钱修葺龙虎山上清宫;永乐十二年,又敕建龙虎山真懿观。但与此同时,又加强对道教的管理:永乐十六年(1418)十月,规定全国僧道人数不得超过36000名。其中府不得超过40人,州不得超过30人,县不得超过40人。度牒也由明太祖时代的三年一给改为五年一给。(《明实录》第9册2109页)

  明初至中叶正一道士还编制了一批斋醮仪范方面的典籍。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朱元璋敕令礼部甄选道士宋宗真、赵允中等编纂的《大明玄教立成斋醮仪范》。朱元璋亲自作序,定为定规,颁发全国。另外还有《诸师圣诞冲举酌献仪》、《洪恩灵济真君自然行道仪》、《洪恩灵济真君愿文》、《伏魔经坛谢恩醮仪》等其中《道法会元》268卷,是一部极为重要的符箓派道法汇编,内容多为宋元所流传的清微、神霄等新符箓派的道法,是研究宋元符箓道教的重要文献。

  但到明中叶以后,从英宗、代宗两朝起,随着明廷对道教信仰和迷恋,各种规章制度逐渐破坏。其中以宪宗、世宗崇道尤甚,到了世宗嘉靖年间,明中期以前制定的各种规章制度逐渐破坏几乎成了一张废纸。史载宪宗朱见深成化年间(1465—1487),道士常常因为皇帝的优宠而骤得显官,如道士李希安在成化二年(1466)被任命为礼部侍郎,两年后升为礼部尚书。当李按规定应致仕时,宪宗不允,诏令继续任职。而且任命道士官职时也不按程序,不需经过执掌大臣的议定,而由皇帝直接让宦官传达任命,叫做“传升制”。宪宗在位的二十多年间传升的僧道官达三百数十多次。过去,道录司只有八名官员,到成化二十三年,道录司官员有133名,扩大了近十七倍。在宪宗如此崇道下,不仅道官制度被破坏,明初的度牒制度同样遭到破坏。如成化二年,宪宗在定额之外,又增加十五岁以上者僧道度牒五万名(《明实录》第22册560页);仅成化二年、十二年、二十二年“三次开度,已逾三十五万,正数之外,增加十倍”(《明实录》第30册2049页).滥发度牒的同时又大建宫观,“成化十七年以前,京城内外敕建寺观至369所,后复增建,以至西山等处相望不绝”(清·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607页,中华书局,1977)宪宗至死都认为,国家安定,都是他崇道的结果:“三茅功施社稷。朕自即位以来二十年矣,四海奠安,万方宁谧,惟赖神之灵贶,以至于斯”(《道藏外书》19册,746页)。明世宗朱厚熜在明代诸帝中崇道达到登峰造极。登基以后,一反祖辈佛道并重或崇佛胜于崇道的传统,毁佛寺逐僧人,专门扶植道教,而且日甚一日,主要表现在:1、宠信道徒方士,授予高官厚禄。其中最突出的就是邵元节和陶仲文。邵元节嘉靖五年(1526)命为致一真人,统辖京师朝天、显灵、灵济三宫,总领道教,赐给紫衣玉带及金、玉、银、象牙印章各一枚。嘉靖九年(1530)班二品,每年给禄米百石,拨校尉四十人供洒扫,赐庄田三十顷,蠲免其租。而且恩及父母子孙:赠其父太常丞,母安人,孙邵启南为太常丞,曾孙邵时雍为太常博士。嘉靖十八年(1539)封陶仲文“神霄保国弘烈宣教振法通真忠孝秉一真人”,领道教事,其加授少师,仍兼少傅,少保,史评“一人兼领三孤,终明之世,惟仲文而已”。子陶世同为太常丞,女婿吴浚,从孙良辅为太常博士。十九年进卦礼部尚书,特授少保,食正一品俸禄,封其妻为一品夫人,二十三年加授少师,仍兼少傅,少保,史评“一人兼领三孤,终明之世,惟仲文而已”。二十四年至二十六年又陆续诏追赠三代,给诰命,其孙入国子监;加封为“神霄紫府阐范保国弘烈宣教振法通真忠孝秉一真人”子陶世恩为尚宝丞;加授特进光禄大夫柱国,兼支大学士俸,二十七年(1548)加其支伯爵俸。2、广建斋醮,迷信乩仙,爱撰青词。深居西苑,日夕以斋醮为事,以至发展到“经年不视朝”。“每一举醮,无论它费,即金赤至数千两。盖门、坛、匾、对皆以金书。屑金为泥,凡数十碗”(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篇》上册,59页,中华书局1959)。据史载,当时宫中每年要用黄蜡二十余万斤,白蜡十余万斤,以供斋醮之用。(《明史》5437页)。青词,又称绿章,是斋醮时献给天神的奏章祝祷之文,用红色颜料写在青藤纸上,故称青词。世宗因“日事斋醮”,因此需要大量青词,这就造成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以善撰青词擢为高官乃至宰相的奇特现象。据《明史·宰辅年表》,嘉靖十七年后内阁十四位宰相中有九人即是靠撰写青词起家,如严嵩、夏言、顾鼎臣,世人称之为“青词宰相”。世宗还沉迷于扶乩,嘉靖二十四年“帝于禁中筑乩仙台,间用其言决威福”。御史杨爵、工部员外郎刘魁给事中周怡劝谏世宗勿任用“左道”皆被下狱。3、大建宫观,迷信丹药方术。世宗千方百计寻找长生仙丹,顾可学、陶仲文等皆因进仙方丹药而获宠信。他相信灵芝可以延年,于嘉靖三十五年派人到五岳及武当山、龙虎山、三茅山和鹤鸣山等道教名山去采集。嘉靖三十七年十月,礼部将四方敬献的“瑞芝”一齐呈报,共有1850本,世宗仍嫌不好,又“诏广求径尺以上者”(《明史》245页)世宗如此热衷方药、方术,不仅没有获长生,反为之所害:“晚年须眉脱落,乃至大渐,丹毒并作”(王圻《续文献通考》)。

  就道教内部发展来看,由于明廷重视承传传统的符箓派正一道,使正一道获得很高的政治地位。尤其是宪宗、世宗两朝,不少道士如邵元节、陶仲文等都被委以重要官职,出入宫廷,参予朝政,声势显赫。其地位之高、权势之重,为历代罕见。然而,正一道虽受明廷扶植,贵盛无比,但头面人物热心权势,并不专心研究道理,发展道统,在教理教义上并无建树,因此也为道教未来埋下衰颓的种子。另一方面除对全真教武当派张三丰表示礼重外,明廷对全真道支持较少,全真道自此进入衰落时期。金元时期形成的以北京白云观为基地统一领导核心顿然解体。在此情势下,统一的全真道渐次分解成诸多小支派。主要的有“七真派”,即宗祖马钰的遇仙派,宗祖谭处端的南无派,宗祖刘处玄的随山派,宗祖丘处机的龙门派,宗祖王处一的嵛山派,宗祖郝大通的华山派,宗祖孙不二的清静派等。另外,又有一些全真道士分别组成“五祖派”,即宗祖王玄甫的少阳派,宗祖钟离权的正阳派,宗祖吕洞宾的纯阳派,宗祖刘海蟾的刘祖派,宗祖王重阳的重阳派。如此众多的全真支派出现,并不表示全真道的兴旺发达,恰好反映它的衰落。它们的形成时间,最早在明代中后期,多数在明后。这样,元中叶后道教的两大派别在清以后的衰颓,从道教自身来看,已是不可避免的了。只有龙门派因王常月的阐扬,曾经在清初一度“中兴”,但也挽救不了总体的颓势。道教在明代发展的另一个趋势就是仍在延续道教各教派融合的路子,而且差别越来越小,各教派之间已无严格的宗派隔阂,互相交融的趋向却越来越明显。明代著名的道士有:张三丰、张宇初、刘渊然、邵元节、陶仲文、陆西星、林兆恩等。

  (五)衰微期

  清以后,道教基本已经停止了发展。清代开始,满清统治者信仰萨满教,入关后又信奉藏传佛教,并压制主要为汉族人信仰的道教。道教从此走向了衰落。但为了统治全国,对传统的道教又不得不加以利用。进入近现代社会以后,道教更是衰微。顺治入关后,从笼络汉人出发,对道教较为宽松,基本上沿袭明代加以保护;康熙对道教开始采取两手:一方面明确规定取缔巫师、道士的跳神驱鬼活动,违者处死;延请者也要治罪,这对符箓派正一道打击特别大。康熙二十二年(1683)诏谕吏部:“一切僧道,原不可过于优崇。若一时优崇,日后渐加纵肆,或别致妄为,尔等识之”(《清实录》第五册132页)。康熙二十六年又诏谕:“至于僧道邪教,素悖礼法。其惑世诬民尤甚。愚人遇方术之士,辄以为有道,敬之若神,殊堪嗤笑,俱宜严行禁止”(《清实录》第五册385页)。另一方面,又屡屡加封正一道天师:康熙二十年,授54代天师张继宗为正一嗣教大真人;康熙三十三年,令其进香五岳;康熙四十二年,又授张继宗光禄大夫品秩,并追赠52代天师张应京、53代天师张洪任为光禄大夫;康熙52年,又赐帑修葺龙虎山大上清宫。继后的雍正由于登基前的继位之争和登基后改诏传言,极力欲争取民心,是清代帝王中最为优待和重视道教的一位,他从“三教同源”角度,主张儒释道都为其统治服务。但从乾隆起,对道教的贬抑越来越厉害。乾隆先是宣布藏传佛教为国教,道教为汉人宗教。道教首领的地位一再被加以降贬,对道教的限制活动亦不断增强。道教的组织活动渐趋停滞。乾隆四年(1739)下令:“嗣后真人差委法员往各省开坛传度,一概永行禁止。如有法员潜往各省选道士,授箓传徒者,一经发觉,将法员治罪,该真人一并议处”(《清朝续文献通考》卷89)。也就是说,正一道只能在龙虎山一带传授,严禁到外地发展道徒。乾隆五年,正一道天师到京祝皇帝万寿节。鸿胪寺(礼宾司)卿梅谷成上疏:“道流卑贱,不宜滥厕朝班”,于是传统的朝觐制度已被废除。另外又下令废除多年来由道士担任太常寺乐官制度,改由儒士担任。嘉庆道光年间,道教地位的贬抑波及龙虎山道官。:嘉庆九年龙虎山提点由二品降为三品;嘉庆二十四年,则降为五品;道光元年(18212)则降为六品。并下令:“如有私钤执照发给法官,及用空白札付向各省选考道士,并容士民投充挂名等事,该法官及投充人,从重治罪”(《清朝续文献通考》第一册,8494页,商务印书馆,1936)。

  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帝制,在宗教政策上实行信教自由,道教得以合法存在。但民国政府对道教没有财政上支持支持。民国元年,江西省督政府即取消龙虎山天师正一真人封号。袁世凯复辟时,虽曾封62代天师张晓初为“正一嗣教大真人”,但随着袁世凯皇帝梦的破灭而破灭。嗣后,军阀混战、外敌入侵,内忧外患加剧。道教更失去外部生存发展条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1957年,中国大陆成立了中国道教协会,管理中国道教内部的事务。文化大革命中又毁于一旦,道观、道教文物被毁,道士被逐出,组织被解散。文革结束以后,道教才开始恢复正常的宗教活动,可是正式出家的道教徒并不多。

  目前中国大陆的全真派和正一派道士近10万人,其中住观道士约3万人,散居正一派道士约6万多人,登记备案的道教活动场所3万多座。道教组织有中国道教协会、省一级地方道教协会、地区(市)一级地方道教协会。大陆法嗣张继禹,1962年9月25日生于江西贵溪县上清镇天师府。的父亲张宝训,是个裁缝为张道陵第六十五代裔孙。祖父张祥之,为六十三代“天师”张恩溥之胞弟(排行老大),张继禹现为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青联副主席。

  1949年,正一道的63代天师张恩溥携子张允贤和堂侄张星景辗转到达台湾,并带走家传印、剑。1950年,张恩溥成立“台北道教会”和“台湾省道教会”,并自任理事长。1968年成立“中华民国道教会”,张恩溥当选为理事长。张允贤来台后因心脏病早逝,1969年张恩溥去世后,由張允賢奶媽的兒子張源先代理掌教,2008年张源先去世,由張星景兒子張道禎正式接掌第六十四代天師之職,居台湾嗣汉天师府。台湾道教基本上随着早期的汉人移民而来到台湾,日治时代末期,很多民众信奉道教以表明自己的民族立场,因此道教备受打压,道教宫观屡遭损毁,必须兼供佛像或民间神祇才能得以保全,这种混杂现象延续至今,且导致台湾道佛不分的情况。现据台湾民政部门统计道教乃为台湾第一大宗教。

  香港的道教主要有先天道、全真道和纯阳道三大派别。1961年6月,香港成立道教联合会,由香港各道堂代表组成,是目前香港最大的道教组织。

  清代著名的道士是娄近垣,他是唯一受到清廷优待,也是正一道唯一有著述传于后世的道士。另有全真道道士王月常,他虽未获清廷重用扶植,但他振兴了全真道,使全真道走向了民间。近代则有著名的道教思想家陈撄宁。

  二、道教的信仰、神祗及道术

  (一)道教的信仰

  道教是一个崇拜诸多神明的多神教,有着特色鲜明的宗教形式,主要宗旨是追求得道成仙、垂法济人、无量度人,道教成仙或成神的主要方法大致可以归纳为五种:服食仙药,外丹等,炼气与导引,内丹修炼,并借由道教科仪与本身法术修为等仪式来功德成仙。

  道教以道为至高信仰,认为无形无象、玄之又玄、无法言说。道在人和万物中的显现就是德。故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散则为气,聚则为神。《道德经》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就是“不停地无中生有、有又还无地周而复始运转变化”。道教早期主要思想《易经》以及老子的《道德经》为主要经典。道教的第一部正式经典是《太平经》,而《太平经》、《周易参同契》、《老子想尔注》三书是道教信仰和理论形成的标志。

  道家思想作为首先独创了朴素唯物主义本体论学说的代表,从春秋战国时代即为诸子百家之一,先秦时期在著名的儒墨显学里独树一帜,汉初,完全成为显学。所以,汉朝就有了具体正规的教团产生,奉老子为道德天尊,把原来深奥的道德哲学更进一步升华、粹炼。它不仅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而且对当代社会也有各种积极的意义,诸如:道法自然,珍爱生命、珍爱自然环境,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实现修身养性。它以一定的方式和方法,对精神和肉体进行自我控制,达到“我命由我不由天”,突破生命的桎梏,延年益寿。通过提升了个人的生命质量,再进一步为人类社会做贡献。道教经书的内容包罗万象,不仅记录了道教的教理教义、教规教戒、修炼方术、斋醮科仪,还保留了中国古代哲学、文学、医药学、养生学、化学、音乐、地理等多种学科的珍贵资料,堪称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宝库。道教典籍老子的《道德经》,早在16世纪,就被西方人译成西方文字,17世纪以后,借助西方的商船往返,顺着西方传教士的足迹,《道德经》逐步由中国传入欧洲,西方人把《道德经》翻译成了拉丁文、法文、德文、英文等文字,老子思想逐渐传遍欧洲大陆。德国哲学家莱布尼兹最初正是根据伏羲、黄老的阴阳学说提出了二进制思想,并给太极阴阳八卦起了一个西洋名字“辩证法”。几百年来,《道德经》的西文译本总数近500种,涉及17种欧洲文字,在译成外国文字的世界文化名著发行量上,《圣经》排第一,《道德经》排第二。

  (二)道教的最基本教义

  尊道贵德——道教最高信仰;清静寡欲——道教行为标准;自然无为——道教生活态度;柔弱不争——道教自我修养;返朴归真——道教理想状态;天人合一——道教文化主体;天道承负——道教善恶报应;性命双修——道教修炼要诀。

  (三)道教的神祗

  道教是多神教。道教崇奉的神灵种类繁多,下面只能介绍一些地位较高且较有影响的神祗。

  三清

  指元始天尊、灵宝天尊、道德天尊。它们是道教的最高主神,实是“道”的一体三位。“三清”的说法始于六朝,但此时“三清”多是指“三清境”,即太清境、玉清境和上清境,分别为神宝君、天宝君、灵宝君三位大神居住。后来,“三清”才逐渐作为元始天尊、灵宝天尊、道德天尊的通行代称,而“三清境”亦成为其居住地。

  六御

  地位仅次于三清的六位天帝,分别为:统御万天的昊天金阙无上至尊自然妙有弥罗至真玉皇上帝(玉皇大帝)、统御万雷人间兵革之事的勾陈上宫天皇大帝、统御万星的中天紫微北极大帝、统御万类的东极青华大帝(又称太乙救苦天尊)、统御万灵的南极长生大帝、统御万地的承天效法后土皇地祗。这种说法源于中国古代“六合”观念,所谓“六合”,指宇宙的巨大空间,即上、下、四方(东、西、南、北)。

  诸星

  道教中的星神,包括金星、辰星(水星)、荧惑星(火星)东西南北中“五斗星君”、四方二十八宿星君(包括东方七宿:角、亢、氐、房、心、尾、箕组成龙形,称青龙;南方七宿:井、鬼、柳、星、张、翼、轸组成鸟形,称朱雀;西方七宿:奎、娄、胃、昂、毕、觜、参组成虎形,称白虎;北方七宿:斗、牛、女、虚、危、室、壁组成龟形,称玄武。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合称“四方之神”)、紫微垣众星君、太微垣众星君、天市垣众星君等。其中,最受崇奉的是“斗姆”。“斗姆”作女像,传说她生出了北斗七星,能普垂医治之功。此外,北斗、南斗星君也很受世人崇奉,据《度人经》言,北斗主死,南斗主生,故民间多举办“北斗会”、“南斗会”。

  三官大帝

  即天、地、水“三官”,有关其来历说法颇多,或说起源于中国古代宗教对天、地、水的自然崇拜,或说起源于五行中金(主生)、土(主成)、水(主化)三气,或以为即尧、舜、禹,等等。“三官”在早期道教中就已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如汉末天师道为病人祈祷时需举行“三官手书”仪式,即将病人姓名和服罪之意写于纸上分别送呈天、地、水三官;南北朝时期,“三官”又与“三元”相配而成为“上元天官紫微大帝”、“中元地官清虚大帝”和“下元水官洞阴大帝”。据称,天官能赐福、地官能赦罪、水官能解厄,分别诞生于正月十五日、七月十五日、十月十五日;各地的人们为了祈福、拔罪和禳灾,多分别在这三个日子举办“上元”、“中元会”和“下元会”。

  玉皇大帝

  民间信仰中的天界最高神灵。有人以为其乃是由殷商时期最高的天神“帝”或“上帝”发展而来。在早期道教的《真灵位业图》中,有“玉皇道君”和“高上玉皇”之名,但其阶位却并不高,仅排在玉清三元宫右位的第十一及第十九位。宋代,真宗皇帝称其远祖赵玄朗得玉皇之命而降授天书于赵宋,故特上玉皇大帝号曰“太上开天执符御历含真体道玉皇大天帝”,后徽宗又再加封为“太上开天执符御历含真体道昊天玉皇上帝”,从而大大提高了玉皇在民间的威望,令玉皇信仰流行开来。道教多将玉皇视为“三清”之下的“四御”之一,以为他是地位仅次于“三清”的“总领宇宙主宰之君”,其职能是“承三清之命,察紫微之庭”,“小事专掌,大事申呈”。每年正月初九玉皇圣诞日,道观和民间多举办“玉皇会”。

  五星七曜星君

  五星又称五曜,指的是岁星(木星)、荧惑星(火星)、太白星(金星)、辰星(水星)、镇星(土星)。加上日、月,合称七曜。道教尊七曜为神,名为星君。日月和星神的崇拜,起於上古。两汉时,谶纬之学多有据星象以验人事吉凶者。道教以日为阳精,称其为“日宫太丹炎光郁明太阳帝君”,或称“日宫太阳帝君孝道仙王”,作男像;以月亮为阴精,称其为“月宫黄华素曜元精圣后太阴元君”,或称“月宫太阴皇君孝道明王”,作女像。《云笈七签》之《总说星》节中,五星各有名号:东方岁星真皇君(又称木德真君),名澄澜,字清凝;南方荧惑真皇君(又称火德真君),名维淳,字散融;西方太白真皇君(又称金德真君),名浩空,字德标;北方辰星真皇君(又称水德真君),名启垣,字积原;中央镇星真皇君(又称土德真君),名藏睦,字耽延。

  护法四帅

  道教的护法神。《道法会元》中称四元帅之名号为天蓬玉真寿元真君、天猷仁执灵福真君、翊圣保德储庆真君、佑圣真武灵应真君。卷十五云:“天蓬元帅宝印照我,天猷元帅仗剑卫我,翊圣真君持戟守我,玄天真武水火助我。”说明玉印、玉剑、大戟、水火分别为四位护法元帅的神器。此外,该书卷三十九还用四圣来命名四元帅,称天蓬玉真寿元真君为天蓬元帅真君,天猷仁执灵福真君为天猷元帅真君,翊圣保德储庆真君为翊圣黑煞真君,称佑圣真武灵应真君为紫皇天一天君玉虚师相玄天上帝。

  四大元帅

  道教祈禳仪式中驱邪伏妖的四位神灵。分别是:马灵耀(华光大帝)、赵公明(财神之一)、温琼(温元帅)、关羽(关圣帝君)。道长在道场祈禳中,通常要请四元帅降临,以助驱邪伏妖。

  文昌帝君

  文昌本是星名,亦称文曲星或文星,古时被认为是主持文运功名的星宿,汉代则专指天上文昌宫的第四星——司命星。其成为道教与民间所信奉的文昌帝君,乃与蜀中的梓潼神张亚子(又作张恶子或张垩子)有关。安史之乱时,唐玄宗避乱入蜀,曾梦见张亚子显灵,因而追封他为左丞相;唐末,唐僖宗为避黄巢之乱入蜀,又亲祀梓潼神,追封张亚子为济顺王。经唐朝皇帝的崇拜,梓潼神张亚子遂由地方神成为天下通祀的大神。宋代,梓潼神又多次得皇帝加封,并因预卜科举功名甚验而甚得读书人尊崇。元延祐三年(1316),元仁宗敕封张亚子为“辅元开化文昌司禄宏仁帝君”,并钦定为忠国、孝家、益民、正直之神,至此梓潼神与文昌星神遂合二为一,称文昌帝君。元明以后,各地多建有文昌宫、文昌祠等,人们多于二月初三文昌帝君诞辰日举行“文昌会”。

  财神

  道教中助信徒财运亨通之神。又有文财神和武财神之分。武财神是赵公明、关公;文财神为比干、范蠡。其中赵公明同时也是道教的四大元帅之一。除此还有五圣、和合二仙、文昌帝君等。

  王灵官

  王灵官是道教的护法镇山神将,和佛教的韦驮相似,有的书说他是武当山中五百灵官的统帅,叫华光元帅,又叫五显灵官。到了宋代,又出现了一位“火车王灵官“,镇守道观山门的灵官一般就指这位王灵官。王灵官为人刚正不阿,嫉恶如仇,手执铁鞭,有三只眼,纠察天上人间,除邪祛恶,不遗余力,所谓“三眼能观天下事,一鞭惊醒世间人。”

  八仙  

  指民间广为流传的道教八位神仙:铁拐李(李玄)、汉钟离(钟离权)、张果老、蓝采和、何仙姑(何晓云)、吕洞宾(吕岩)、韩湘子、曹国舅(曹景休),此八人道教史上确有其人但被神化。 

  四大天师

  “天师”原是古代对有道者的尊称,后世道教徒称张道陵为天师。“四大天师”为道教史上的四位重要道士,分别是张道陵、葛玄、许逊(许旌阳)、萨守坚。

  以上仅是道教所崇神灵中很小的一部分。实际上,道教崇拜的神灵成千上万,他们多在举行斋醮法会时被恭请莅临,如唐宋时的《道门科范大全集》、《道门定制》等道教科仪经典中即收录有大量的道教神名。此外,各路神仙的事迹在道教经典中也多有记载,如汉代的《列仙传》、晋代的《神仙传》以及元代的《历世真仙体道通鉴》等,俱记有历代神仙得道之事。

  此外,还有东王公、太岁、马王爷、九天玄女、碧霞元君、六丁神将、六甲神将、四值功曹、雷神、雨师、风伯、电母、广成公、容成公、赤松子、黄石公、洪崖先生、王乔、安期生、河上公、东方朔、阴长生、丁令威、宋毋忌、壶公、城隍、土地、药王爷、灶君、门神、五通神、二郎神等三百多位。至于鸿钧老祖、通天教主、陆压真人、镇元子等,则是神魔小说小说编造的人物。

  (四)道教的道术

  道教所从事的道术很多,如占卜、符篆、祈禳、禁咒、内丹、外丹、炉火黄白、辟谷、行□、房中、仙药、服气等等。撮其要者,可分五大类:

  山

  所谓“山”就是通过食饵、筑基、玄典、拳法、符咒等方法来修炼“肉体”与“精神”,以达充满身心的一种学问。其中“食饵”即是利用补药、酒及日常饮食以加强体力,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筑基”则是利用静坐法以控制精、气、神,进而增进体力的一种方法;“玄典”是以老子、庄子思想为基础,进而达到修心养性的一种方式;“拳法”是以习练各种武术以增强体魄的方法;“符咒”是一种通灵、修炼的法术,其主要作用是避邪镇煞、趋吉避凶等的一种方术。医所谓“医”,是利用方剂、针灸、灵治等方法,以达保持健康、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其中“方剂”是利用各种药物制成散剂、丸剂来治疗疾病和修炼的一种方术;“针灸”是针法和灸法和合称,是利用人的脉络、气血循环的原理,刺激患部,来治疗疾病的方术;“灵治”是利用掌握人的心灵(心理状态),进而以治疗人疾病的一种方术。也就是现所称谓的“心理治疗”。

  命

  就是透过推理命运的方式来了解人生,以穹达自然法则,进而改善人类命运的一种学问。推命所用的主要著作有《紫微斗数》、《子平推命》、《星平会海》等。其方式就是以人出生的时间和阴阳五行为理论基础。

  相

  包括“印相、名相、人相、家相、墓相(风水)”等五种,以观察存在于现象界的形相来推算祸福穷通的一种方术。其中“印相”是观看人的印章,以取定命运的方法;“名相”是以人的姓名或店铺的名称,通过五格剖相,同时运用命理等结合来推断吉凶发展的一种方法;“人相”又分为面相与手相两大类,通过观察面、手部的纹线与气色而了知人吉凶、病理的一种方法;“家相”即住宅(阳宅)的风水,以观察其格局,进行分析来推断对人类所居住的吉凶的一种方术;“墓相”(风水)即是坟墓(阴宅),以通过选地安葬祖先,而达到对后代子孙荫庇的一种方术。总之,“相”是对眼睛所看到的物体作观察,以达趋吉避凶的一种方法。

  卜

  包括占卜、选吉、测局三种,其目的在于预测及处理事情,其中“占卜”是以《易经》为理论依据,结合天、人、地三界所相互制约而推断吉凶的方法。又可分为“易断”及“六壬神课”两类;“选吉”主要著作以《奇门遁甲》为代表,通过布局、布斗、符咒等结合,处理事物发展不吉的因素,其主要运用于古代军事;“测局”主要著作以《太乙神数》为代表,通过十二运卦象之术,是推算国家政治命运、气数、历史变化规律的术数学。

  三、道教的流派及代表人物

  (一)流派如今道教的两大派别分别是南方正一道和北方全真道

  正一道是宋、元朝形成的道教宗派,全称作“正一盟威之道”。元以后为上清派,灵宝派和天师道等的总称。宋嘉熙三年(1239),宋理宗命第三十五代张天师张可大提举三山(龙虎山、茅山、阁皂山)符箓兼御前诸宫观教门公事,主领龙翔宫,赐号“观妙先生”。元成宗大德八年(1304)授三十八代张天师张与材“正一教主,主领三山符箓”,为正一道形成的标志。 明初,官方承认的道教只有全真、正一两派。天师派以外的符箓诸派,包括神霄派、清微派、天心派、东华派、净明道、太一道等,皆被视为正一派的分支。正一道奉张天师为首领,以《正一经》(今已散佚)为主要经典,道术以画符念咒为主,正一道士一般娶妻生子,不必出家。正一派道士等不分住观与散居,戴庄子巾。正一道祖庭——龙虎山嗣汉天师府。

道教正一派祖庭:江西龙虎山“天师府”

道教正一派祖庭:江西龙虎山“天师府”

  全真道也称全真教,是中国道教的一个重要派别,于北宋末年至南宋初年期间由王重阳于陕西终南山所创。此外,张伯端一系(主要是白玉蟾)所创立的内丹修炼为主的教派后来也被划分在全真道,称为南宗,而王重阳这支则称为北宗。 全真道的教义总体来说,继承了钟离权、吕洞宾的内丹思想。此外,提倡三教合一,三教平等,认为儒道释的核心都是“道”。以《道德经》、《般若心经》、《孝经》作为信徒必读经典。其宗教实践的原则是“苦己利人”、“利人利己”。而且实行出家制度,道士不可婚娶。(正一道者,多不出家,还世袭尊位。全真道南宗人士也不提倡出家。)。全真派道士满发,戴混元巾。 

  全真道祖庭有三处:山西永济的“永乐宫”(吕洞宾祖师),陕西户县的“重阳宫”(王重阳祖师);北京的“白云观”(丘处机祖师)。

全真教吕洞宾祖师祖庭山西永济“永乐宫”全真教吕洞宾祖师祖庭山西永济“永乐宫”

全真教吕洞宾祖师祖庭山西永济“永乐宫”

全真教王重阳祖师祖庭陕户县“重阳宫”全真教王重阳祖师祖庭陕户县“重阳宫”

全真教王重阳祖师祖庭陕户县“重阳宫”

全真教丘处机祖师祖庭北京“白云观”

全真教丘处机祖师祖庭北京“白云观”

  道教内部门派众多,因分派标准不同而名称各异。

  按学理分,有:积善派、经典派(妙真道)、符箓派(正一道)、丹鼎派(金丹派)、占验派五类。

  按地区分,有:龙门派、崂山派、随山派、遇仙派、华山派、嵛山派、老华山派、鹤山派、霍山派、武当派等。

  按门派首领划分,有:少阳派(王玄甫)、妙真道(庄子休)、正阳派(钟离汉)、纯阳派(吕洞宾)、海蟾派(刘操)、三丰派(张三丰)、萨祖派(萨守坚)、紫阳派(张伯端)、伍柳派(伍冲虚、柳华阳)、重阳派(王中孚)、尹喜派(关尹)、金山派(孙玄清)、阎祖派(阎希言)等。 

  按道门分,有:混元派(太上老君)、妙真道(太乙天尊)、南无派(谭处瑞)、清静派(孙不二)、金辉派(齐本守)、正乙派(张虚静)、清微派(马丹阳)、天仙派(吕纯阳)、玄武派(真武大帝)、净明道(许旌阳)、云阳派(张果老)、虚无派(铁拐李)、云鹤派(何仙姑)、金丹派(曹国舅)、玉线派(樵阳真人)、灵宝派(周祖)、太一教(萧抱珍)、全真教(王重阳)、正一教(张宗演()、真空派(鼓祖)、铁冠派(周祖)、日新派、自然派(张三丰)、先天派、广慧派、象界(马呈)等。 

  另外还有:

  五大宗之分法:正一宗(张道陵)、南宗(吕纯阳)、北宗(王重阳)、真大宗(张清志)、太一宗(黄洞一);

  四大派的分法:天师道、全真道、灵宝道、清微道。

  八派分法:道德、先天、灵宝、正一、清微、净明、玉堂、天心等八派。

  (二)道教人物

  从先秦到近代,除去传说中的伏羲、女娲、黄帝外,有:老子、庄子、列子、关尹子、姜太公、茅盈、河上公、严君平、黄石公、张良、张道陵、魏伯阳、于吉、左慈、葛玄、许逊、葛洪、寇谦之、陆修静、陶弘景、孙思邈、成玄英、王玄览、司马承祯、吴筠、杜光庭、钟离权、吕洞宾、彭晓、陈抟、张伯端、王文卿、饶洞天、石泰、白玉蟾、王重阳、马钰、邱处机、刘处玄、王处一、郝大通、孙不二、曹文逸、李道纯、张君房、王志谨、张三丰、孙玄清、陆西星、袁可立、王常月、黄守中、刘一明、傅金铨、柳华阳、李涵虚、黄元吉、汪东亭、刘名瑞、燕玄乙、陈撄宁、谭处端。

  下面择其要者加以简介:

  老子(公元前580?——前500?),春秋时期的哲学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传说中姓李名耳,一说姓老名聃,世称老聃或老子,也有的学者认为他即是老莱子或太史儋。楚国苦县(今安徽涡阳县,一说今河南鹿邑县)历乡曲仁里人。据《史记》等史料记载,他曾做过周朝的守藏史(管理藏书的史官),后见周室衰微,出函谷关,不知所终。著有《道德经》五千言。道教尊奉老子为教主,唐高宗封尊为“太上玄元皇帝”。

  《道德经》传说是老子出关时,关尹喜将其留下所著。多数学者认为先秦典籍很少有个人执笔撰写,多由该学派的后学记录并加工补充,《道德经》的成书过程亦应如此。今本《道德经》共81章,分为“道经”和“德经”两部分,前者为宇宙论、本体论,后者论人生和政治。因此多数学者认为其成书时间当在《论语》之后的战国时期,与《孙子兵法》成书时间相近。

  《道德经》中的“道”是老子思想的核心。老子认为“道”是宇宙的本源,万物之母,它“先天地生”,“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二十五章);一切皆由“道”而生:“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四十二章)。“道”具有“有”和“无”两种性质:它“无名”、“无形”,这是“无”;它又是构成一切有形有像东西的基础,这是“有”(四十章)。

  《道德经》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老子认为天地万物之间存在着互相矛盾的两个对立面,例如有无、硬柔、强弱、祸福、兴废等,他们皆是互相依存、互相联系的:“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高下相倾,声音相和,前后相随”(二章)。而且,这种对立面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们都会朝自己相反的方向转化:“正复为奇,善复为妖”,“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五十八章)。在认识论上,主张“静观”、“玄览”。老子认为,仅靠耳目的感觉经验,并不能认识事物的本质,只有通过深远的理性思维,即“静观”、“玄览”,才能使认识深化。老子从此出发,排斥人的感觉经验:“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牅,知天道;出其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名,不为而成”(四十七章)。在社会历史观上主张“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的“小国寡民”思想,主张复古,向往结绳而治的原始社会,认为在这样的社会里,人民才会“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八十章)。道教以《老子五千文》为主要经典。

  庄子(约前369——前286),战国时期的思想家,与老子同为道家学派的创始人,名周,字子休。宋国蒙(今安徽省蒙城县,一说河南商丘市东北),楚庄王的后裔。据《史记》记载,他曾在家乡做过管理漆园的小吏,不久便归隐。庄子的一生充满传奇性:他宁愿向监河侯借粟而遭拒,却回绝楚威王的厚币礼聘担任楚相,他对使臣说:千金、相位确实利重位尊,但好比是祭祀用的牛,喂养多年,给它披上绣花衣服,送到太庙去作祭品。我不愿如此,宁愿象条鱼,在污泥水中自得其乐;他穿着补丁衣服和破鞋去拜访魏王,魏王问他何以如此潦倒,庄子回答说:我是穷,不是潦倒,是所谓生不逢时,因为“今处昏上乱相之间”。他与惠施经常来往,两人的争论,也成为中国哲学史上的佳话。道教将庄子尊为南华真人。唐玄宗于天宝元年(742)诏封庄子为南华真人。

  《庄子》乃庄子及其后学者所著,为战国至汉初道家庄子学派著作总集。《汉书·艺文志》著录52篇,晋人司马彪注本亦为52篇。今本为西晋郭象所编,为33篇,分为内篇、外篇和杂篇三部分。一般认为,内篇为庄子所著,外篇和杂篇为门人、后学所为。《庄子》为道教经典之一,称为《南华真经》。

  在哲学思想方面,《庄子》继承和发展了老子关于天道自然无为的思想,同时吸收了杨朱“全性保真,不以物累形”,田骈“贵齐”、“因性任物”思想,认为道是超越时空的无限本体,它超乎宇宙之上,产生天地万物,无所不包,无所不在,表现在一切事物之中。庄子还把老子的朴素辩证法加以绝对化,发展成为相对主义,即“万物齐一”。所谓大小、贵贱、美丑、善恶,这些差异只是人们心中的成见,在“道”面前,根本没有差别:“物固有所然,物固有所可。无物不然,无物不可”(《齐物论》),而且一切相反的概念都可以互换:“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泰山为小;莫寿于殇子,而彭祖为夭”(《齐物论》),“万物一齐,孰短孰长”(《秋水》)。在人生观上,庄子的人生哲学建立在他对社会与人生尖锐对立的揭示,对暴政吃人本质的揭露,对社会戕害人的本性的深刻认识之上。他认为这个社会是极端不公正的:“窃钩者诛,窃国者侯。诸侯之门,而仁义存焉”(《胠箧》)。但面对残酷的现实世界,庄子并不要求人们去正视、去改造,而是号召人们把生死、祸福、贵贱、得失、成败通通看作虚幻的东西,按人类的自然本性去生活,使自己获得精神上的绝对自由。

  列子,名御寇,东周威烈王时期郑国圃田(白沙乡西古城村)人,思想家和寓言文学家,史称列子,先秦诸子之一。列子思想上崇尚虚无缥缈,生前被称作“有道之士“,是中国道家和哲学史上的著名人物。古书中有他御风而行的记载,风神飘逸。现实中的列子一生安于贫寒,不求名利,隐居郑地40年,不为人知。有人向当时郑国执政者子阳推荐他,说他是当今有名之士,困居郑国,如果当朝对他毫无表示,难免遭到议论。子阳派人给他送去十车粮食。他再三致谢,坚辞不受。其妻责怪他家境如此困顿,不该拒绝馈赠,他说:“子阳并不是真正了解我,只是听了别人的话,沽名钓誉,才帮助我。既然不是出于本心,就不该接受他的接济。”他终生不进官场,潜心学问,尊崇黄老(黄帝、老子),先后著书20篇,约十万多字。

  道教经典中《列子》又名《冲虚经》,是道家重要典籍。列御寇所著,所著年代不详,大体是春秋战国时代。《列子》是列子、列子弟子、列子后学著作的汇编。全书八篇,一百四十章,由哲理散文、寓言故事、神话故事、历史故事组成。而基本上则以寓言形式来表达精微的哲理。共有神话、寓言故事一百零二个。这些神话、寓言故事和哲理散文,篇篇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其中著名的《愚公移山》、《纪昌学射》等都是2000多年以前具有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和辩证观点的作品,是十分可贵的文化遗产。

  张道陵,介绍见“一、道教的源流与影响”。

  葛洪(同上)

  寇谦之(同上)

  陶弘景(同上)

  陆探微(同上)

  成玄英,唐代“妙真道”大宗师。字子实,陕州(今河南陕县)人。通儒学经典,尤重文字训诂学。为唐太宗所重,贞观五年(631)召至京师,赐号“西华法师”。后隐居郁州(今江苏连云港市)之云台山。对老庄之学颇有研究,致力于文理的注疏。成玄英对道教的贡献主要是继承和发挥了“重玄”思想。他认为:“玄”是“不滞”(类似于不执着)的名称,不滞于有、也不滞于无,是谓“玄”;道是自然之理,使万物自然而然的生成。人的主观心识与客观万物都是因缘和合而成的;“道”本性静,众生皆可修道,只是得返本归根,静心养道,方能证得正果。侧灰姑娘成玄英的“重玄”思想深化、扩大了道教的哲理性,使“重玄之道”成为唐朝初年道教哲学思想的一大主流。与此同时,他还吸取了佛教的三业六根说,以及双遣执法,使道教哲理及道教修炼思想更加升华。著述有《道德真经义疏》、《庄子注》(又名《南华真经注疏》)、《老子道德经注》、《开题序诀义疏》等。近代学者蒙文通认为道家之学,“唐代前期,首推成(成玄英)、李(李荣)”。

  李荣,道号任真子,绵州巴西人(今四川绵阳市)。唐代道教重玄派的代表人物之一。生卒年不详,约活动于唐高宗(650~683)时。近人蒙文通疑其为成玄英的弟子。自少笃志好学,才思敏辨,唐初出家为道士,精修道业,成为蜀中道教名流。高宗即位后征召入京,住长安东明观。唐初佛道论争中,多次奉诏作为道教代表参加朝廷主持的三教辩论,极力阐发“本际”、“六洞”、“道玄不可以言象诠”等义理,时人誉为“老宗魁首“。显庆五年(660)八月,敕召僧静泰与李荣于洛阳宫中就《老子化胡经》进行辩论,荣辩败,贬回蜀地。龙朔三年(663)五月再度奉敕入长安,主持道教事宜。武则天执政后,崇佛抑道,李荣受排斥,不久逝世。李荣道论深受佛学“三论宗”影响,著有《老子注》、《庄子注》、《西升经注》等,皆亡佚。近人蒙文通辑有李荣《老子注》四卷,1947年由四川省图书馆印行。

  司马承祯(647-735),字子微,法号道隐,自号白云子,唐代河内温(今河南温县)人,道教上清派茅山宗第十二代宗师。自少笃学好道,无心仕宦之途。

  师事嵩山道士潘师正,得受上清经法及符箓、导引、服饵诸术。后来遍游天下名山,隐居在天台山玉霄峰,自号“天台白云子”。与陈子昂、卢藏用、宋之问、王适、毕构、李白、孟浩然、王维、贺知章为“仙宗十友”。司马承祯的道教思想,主要是吸收儒家的正心诚意和佛教的止观、禅定学说,以老庄思想为本,融合而成道教的修道成仙理论。他认为人的天赋中就有神仙的素质,只要“遂我自然”、“修我虚气”,就能修道成仙。他将修仙的过程分为“五渐门”,即斋戒(浴身洁心)、安处(深居静室)、存想(收心复性)、坐忘(遗形忘我)、神解(万法通神),称“神仙之道,五归一门”。将修道分为“七阶次”,即敬信、断缘、收心、简事、真观、泰定、得道。此“五渐门”、“七阶次”,他认为又可以概括为“简缘”、“无欲”、“静,心”三戒。只需勤修“三戒”,就能达到“与道冥一,万虑皆遗”的仙真境界。他的思想对北宋理学的“主静去欲”理论的形成有一定的影响。司马承祯的主要著作有:《坐忘论》一卷、《天隐子》八篇、《修真秘旨》十二篇、《修身养气诀》一卷、《服气精义论》一卷、《修真精义杂论》一卷、《修真秘旨事目历》一卷、《上清天地宫府图经》二卷、《上清含象剑鉴图》一卷《灵宝五岳名山朝仪经》一卷、《采服松叶等法》一卷。

  吴筠(?—778),字贞节,一作正节。唐朝华州华阴(今陕西华阴县)人。性高鲠,少举儒子业,进士落第后隐居南阳倚帝山。天宝初召至京师,请隶人道门。后入嵩山,师从道教上清派法主潘师正。与李白交往甚密,李白为翰林待诏,即是吴筠推荐。后亦被高力士谗言所伤,固辞还山。大历十三年(778)卒于剡中。吴筠对道教理论有很多阐发,并有自己独特的修炼实践经验。第一,所著《玄纲论》继承和发挥了老庄自然无为的哲学,认为“道”为宇宙万物之根源,称“道”生成宇宙万物是一个自然的过程。进而认为道德、天地、帝王三位一体。“道德者,天地之祖;天地者,万物之父;帝王者,三才之主。然则,道德、天地、帝王一也”。他把社会治乱的原因,归结为“天地之道,阴阳之数”和人情世风是否淳朴,主张加强封建道德教育。第二,在唐代重视外丹,炼制长生仙药之风,盛行的时候,他却重视精气神的内丹修炼,指斥外丹为舍本逐末,对后世道教内丹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对宋代理学的产生有启迪作用。第三,他认为神仙可学。

  在其所著《神仙可学论》中,谓“远于仙道”者有七,“近于仙道”者亦有七,认为只要采其“七近”,避其“七远”就可以称成仙得道。而要想长生成仙,就必须注意精、气、神的修炼。认为修炼精、气、神,应当“守静去躁”,把“躁动”的原因归结于“情欲”,故去躁又当去除情欲。另外,吴筠还是排佛的健将之一,他认为佛教传入中国,在社会上起了破坏作用,在其著作《思还淳赋》中,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伦理风俗等方面列出了佛教的危害。提出应以道教的威力来消除佛教,“然后人伦可以顺化,神道可以永贞”,民俗可以淳厚。他的排佛,在当时有不小的影响,他当时发表了《道释优劣论》等六篇论文来斥毁佛教,引起越州大历寺僧神邕的极力抗争,神邕作了《破例翻迷论》来反驳,一时轰动天下。吴筠的道教著作主要有:《玄纲论》和《神仙可学论》。

  杜光庭(850—933),字圣宾(又作宾圣),号东瀛子。处州缙云(今属浙江)人。唐末五代道士,道教学者。少习儒学,博通经、子。唐咸通(860—874)年间应九经(儒家的九种经典)试,不中,感慨古今浮沉,于是入天台山学道。唐僖宗闻其名声,召入宫廷,赐以紫袍,充麟德殿文章应制,为内供奉。中和元年(88年),随僖宗入蜀,见唐祚衰微,便留蜀不返。王建建立前蜀,任为光禄大夫尚书户部侍郎上柱国蔡国公,赐号“广成先生”。王衍继位后,亲在苑中受道箓,以杜光庭为“传真天师”、崇真馆大学士。晚年在青城山白云溪潜心修道,相传85岁时逝世。杜光庭对道教教义、斋醮科范、修道方术等多方面作了研究和整理,对后世道教影响很大。他对《老子道德经》的研究颇有成就,将以前注解诠释《道德经》的六十余家进行比较考察,概括意旨,分为“五道”、“五宗”,对“重玄之道”尤其推重。他调和儒、道二家的思想,认为老子的思想主旨,,“非谓绝仁、义、圣、智,在乎抑浇诈聪明,将使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见素抱朴,泯和于太和,体道复元,自臻于忠孝”,把孔孟之道统一于老君之道。他推崇唐玄宗的《御注道德经》,发挥其玄旨,撰成《道德真经广圣义》五十卷,“内则修身”,“外以理国”,囊括无遗。又主张“仙道非一”,不拘一途,有利于道教的传播和发展。其著作还有《广成集》、《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注》、《道门科范大全集》、《墉城集仙录》等二十余种。杜光庭还富有文学才华,他是唐传奇小说中的名篇《虬髯客传》,还写过两首著名的宝塔诗《纪道德》和《怀古今》。其中《怀古今》与其说是宣传道教的清静无为,还不如说是在宣泄落第士子怀才不遇的满腹牢骚: 

  古,今。

  感事,伤心。

  惊得丧,叹浮沈。

  风驱寒暑,川注光阴。

  始炫朱颜丽,俄悲白发侵。

  嗟四豪之不返,痛七贵以难寻。

  夸父兴怀于落照,田文起怨于鸣琴。

  雁足凄凉兮传恨绪,凤台寂寞兮有遗音。

  朔漠幽囚兮天长地久,潇湘隔别兮水阔烟深。

  谁能绝圣韬贤餐芝饵术,谁能含光遁世炼石烧金。

  君不见屈大夫纫兰而发谏,君不见贾太傅忌鵩而愁吟。

  君不见四皓避秦峨峨恋商岭,君不见二疏辞汉飘飘归故林。

  胡为乎冒进贪名践危途与倾辙,胡为乎怙权恃宠顾华饰与雕簪。

  吾所以思抗迹忘机用虚无为师范,吾所以思去奢灭欲保道德为规箴。

  吕洞宾(646—?)本名绍先,唐河中府永乐县(今山西省芮城县永乐镇)人。全真道祖师,后道教奉为神仙,号“玉清内相金阙选仙纯阳演正景化孚佑帝君三曹主宰兴行妙道天尊”,是“八仙”中传闻最广的一位仙人。钟吕内丹派代表人物,被尊称为吕祖、吕祖师、吕仙祖、纯阳祖师。自幼好读,淹博百家,但三举进士不第。武则天天授二年(公元691),年已四十六岁的吕绍先又去长安应考,在酒肆中遇见上天仙使钟离权。钟离权让他做了一个建功树名、出将入相、封妻荫子的美梦,醒后方知功名利禄均为梦幻,遂大彻大悟,拜钟离权为师,赴终南山中修道,改名喦,字洞宾。其后遍游山水,传道度人,五十三岁归宗庐山,六十四岁上朝元始、玉皇,赐号纯阳子。一说为唐朝宗室,姓李,武则天时屠杀唐室子孙,于是携妻子隐居碧水丹山之间,改为吕姓。因常居岩石之下,故名岩。又常洞栖,故号洞宾。

  道教将吕洞宾奉为神仙。唐宋以来,他与铁拐李、汉钟离、蓝采和、张果老、何仙姑、韩湘子、曹国舅并称为“八洞神仙”,而且他是八仙中最著名、民间传说最多的一位。民间流传有吕洞宾三醉岳阳楼度铁拐李岳、飞剑斩黄龙等故事,吕仙形象深入民间,妇孺皆知。宋代封吕洞宾为“妙通真人”,元代封为“纯阳演政警化孚佑帝君”,后世又称“吕纯阳”。王重阳创立全真道后,又被奉为“北五祖”之一,故道教又尊称他为“吕祖”。全国各地广建吕祖祠庙,岁时祭祀,至今香火不断。相传吕祖诞辰为农历四月十四日。道教多于此日设斋醮以志纪念。吕洞宾著述甚丰,如《吕祖全书》、《九真上书》、《孚佑上帝文集》、《孚佑上帝天仙金丹心法》等,然大多为托名。

  吕洞宾还是位出色的诗人,《全唐诗》收有他的诗作二百多首。《唐才子传》中也有他的传记。有些诗作格调、技巧都很好,如这首《梧桐影》:《全唐诗》中收录了吕洞宾的诗词共二百多首,所以吕祖作为一名诗人也是当之无愧的。我们细品一下吕祖的这些诗,有的还写的真不错,请看这首《梧桐影》:“落日斜,秋风冷。今夜故人来不来,教人立尽梧桐影”。此诗虽然寥寥几字,但意味深长,可媲美太白之“秋风清,秋月明,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

  谭峭(860或873—968或976)字景升,泉州府清源县(今属莆田市华亭)人。唐末五代道士,著名道教学者。幼而聪慧,博闻强记。及长辞家出游,足迹遍及天下名山,后随嵩山道士十余年,得辟谷养气之术。后入南岳衡山修炼,炼丹成,又隐居青城山。谭峭的《化书》在道教思想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化书》以阐述道教“其道无穷”的变化为宗旨,书中从许多具体的事例论证世界万事万物都在变化着,由此,他认为世界起源于“虚”。道是由“虚化神、神化气、气化形”,然后再由“形化气、气化神、神化虚”,于是万物复归于“虚”。道即是“虚实相通”的精神境界,修道者经常保持此境界,就可以“无生死”,达到神化。

  谭峭主张无生死、黜是非、齐昏暗、忘祸福,泯灭一切事物的差别,达到“大同”。他还同情劳苦大众,主张“均食”而致太平,期望出现一个无亲疏、无爱恶的理想王国——“太和”社会。是对老子的“大道废,有仁义”等思想的进一步发挥。

  陈抟(872—989),字“图南”,号“扶摇子”、“希夷先生”。宋朝初期亳州真源(今河南鹿邑)人,一说普州崇龛人(四川资阳市安岳、乐至一带,一说重庆市潼南县),著名华山派道士。生平事迹和出生时地众说纷纭,难辨真伪。传说中被视为神仙,尊称为陈抟老祖、希夷祖师等。享年118岁。

  陈抟本有大志,然“数举不第”,且厌五代之乱,又所交往者多高道隐士,因此逐渐形成“出世”思想。天福二年(937年)在蜀时,有诗云:“我谓浮荣真是幻,醉来舍辔谒高公。因聆玄论冥冥理,转觉尘寰一梦中。大约在后周或稍前,陈抟移居华山云台观,又止少华石室。

  据王辟之《渑水燕谈录》,后周显德三年(956年)十一月,周世宗召见,问以飞升黄白之术。抟答曰:“陛下为天子,当以治天下为务,安用此为?”命为谏议大夫(一说“拜左拾遗”),固辞不受。赐号“白云先生”。陈抟将五代十国的统一寄希望于赵匡胤。据说赵氏登极,他闻讯大笑坠驴曰:“天下这回定叠也!”入宋后,太宗赵光义曾两次召见。赐号“希夷先生”(希指视而不见,夷指听而不闻,出自道德经),并令有司增葺华山云台观。数月后放还山。端拱二年(989年)卒于莲花峰下张超谷中。

  陈抟主张以睡眠,休养生息,“每寝处,多百余日不起”,人称睡仙。他创绘“太极图”、“先天方圆图”等一系列《易》图,成为中国太极文化的创始者;著有《指玄篇》、《观空篇》、《胎息诀》和《阴真君还丹歌注》等。陈抟博学多才,另著有《三峰寓言》、《高阳集》、《钓谭集》、《木岩集》、《诗评》等诗文集,后世尊他为“儒师道祖。”

  今日鹿邑县城东南建有陈抟公园。公园东南角建有陈抟庙和陈亭。

中国太极文化的创始者:宋代道长陈抟

中国太极文化的创始者:宋代道长陈抟

  林灵素(1075~1119),原名灵噩,字岁昌(一说字通叟),温州永嘉(今属浙江)人。家世寒微,少依佛门为童子。据《历世真仙体道通鉴·林灵素传》载,少时曾为苏东坡书僮,东坡问其志,笑而答曰:“生封侯,死立庙,未为贵也。封侯虚名,庙食不离下鬼。愿作神仙,予之志也。”但据《家世旧闻》记载,“少尝事僧为童子,嗜酒不检,僧笞辱之,发愤弃去为道士”。改从道教后,远游至蜀,从道人赵升之数年,后得其书《五雷玉书》,由此能行五雷法。

  林灵素何时至京、何以得宋徽宗宠信,历来异说多端,矛盾迭出。有历史记载的是政和七年二月,林灵素受命于上清宝箓宫,宣讲青华帝君夜降宣和殿事,与会道士多达二千余人。四月,徽宗自称“教主道君皇帝”,林灵素升为温州应道军节度。在京期间,备受恩宠,先后被封赐、加号为“金门羽客”、“通真达灵元妙先生”、“太中大夫”、“凝神殿侍宸”、“蕊珠殿侍宸”、“冲和殿侍宸”等。据赵与时《林灵素传》,徽宗每以“聪明神仙”呼之,亲笔赐“玉真教主神霄凝神殿侍宸”,立两府(“道家两府”)班上。林灵素得势后,利用徽宗的昏庸迷信,勾结蔡京、童贯之辈奸臣,排斥异己,尽情享乐,使政治更趋腐化。他依其特殊地位,干预政治,“妄议迁都,妖惑圣听,改除释教,毁谤大臣”。引起佛教及其信徒的不满,以及儒生朝臣的反对,促使政局动荡,社会不安。他排斥同道,害死同朝道士金门羽客王允诚。林灵素败露源于一次水灾:宣和元年(1119)五月,都城暴水,林灵素登城厌胜,遭到役夫袭击,徽宗始知其为众所怨。他又与皇太子争道,终触怒徽宗,降为太虚大夫,斥归故里。另一种说法是:他登城治水,水势不退。结果太子登城四拜,是夜水退尽,京城之民皆仰太子圣德,他因而上表乞归。不论何说为是,但他因触帝怒而被斥还,当属事实。放林灵素归山,《东都事略》《续资治通鉴长编》皆称在宣和元年十一月。至于他死于何时,官修史书均无记载。其他各书又多牴牾。据史料推断,约死于宣和二年至七年间。死前,仅有弟子皇城使张如晦随行。

  林灵素在道教的发展方面,起过一定的积极作用。首先,通过他在京城中十余年的活动,使道教的发展达到了极盛的阶段,朝野上下都掀起了讲道诵经的潮流,众多高道频繁出入宫禁,大量道经的收集、整理,这对于道教信仰的传播与道教文化的普及是有益的。第二,由于他的大力宣传,道教神霄雷法得到了徽宗的首肯,神霄雷书及有关道经被征集入藏,全国各地皆建神霄万寿宫,使神霄一派眩目天下,从而世人知晓。第三,由他编着的神霄道经客观地反映了北宋时期道教雷法盛行的情况,并指出道教雷法渊源甚古,神霄道法与张绫天师派的继承关系,这些都是研究道教历史、道教流派的演变以及道教法术的可贵文献。

  正是基于以上原因,神霄派亦奉林灵素为该派宗师之一,并将所传道法纳入神霄门庭。如现存《道法会元》中的《神霄金火天丁大法》、《金火天丁神霄三气火铃歌》、《金火于丁凤气紫书》、《金火天丁玉神解关云篆》、《金火天丁摄召仪》、《金火天丁阳芒炼度仪》、《金火天丁召孤仪》、《正一口牛神灵官火犀大仙考召秘法》等,均为林灵素所传。

  林灵素的著述情况,今已难于详考。除《释经诋诬道教议》一卷外,还有《归正议》九卷,李霖《道德真经取善集》引及他曾注《老子》,但卷数不详。

  张伯端(987—1082)一说(984—1082)。后改名用成(或用诚),字平叔,号紫阳、人称“悟真先生”,又尊为“紫阳真人”。浙江天台人。自幼博览三教经书,涉猎诸种方术。曾为府吏数十年,一日忽悟“一家温暖百家怨,半世功名半世愆”,遂看破功名,纵火烧毁案上文书,因之以“火烧文书”罪发配岭南。曾于成都遇仙人刘海蟾授道,后著书立说,传道天下。曾“三传非人”而“三遭祸患”。宋神宗熙宁八年(1075),因“患此道人之不信”,遂著《悟真篇》,叙丹药之本末。书成后,学者云集而来,晚年返回江南传道。死前留有《尸解颂》一首:“四大欲散,浮云已空,一灵妙有,法界通融”。

  张伯端是道教南宗紫阳派的鼻祖,道教奉为南五祖之一。相传张伯端在成都遇到仙人刘海蟾,授其“金液还丹诀”,因此修炼得道。他将此诀传给石泰,石泰又传给薛式、薛式传陈楠、陈楠传白玉蟾,这就是内丹派“南五祖”。“南五祖”再加上张伯端的弟子刘永年和白玉蟾的弟子彭鹤林,则被奉为“南七真”。又因张伯端号“紫阳”,故南宗也称为“紫阳派”。清雍正年间张伯端被封“大慈圆通禅仙紫阳真人”。他宗承钟吕派内丹说,以《道德经》、《阴符经》为依据,以“性命双修”为其内炼大旨。认为以人体为鼎炉,以精气为药物,以神为火候,通过内炼,使精气凝聚不散,结成金丹。同时,他继承陈抟内丹修炼的系统方法,将炼养分成四个阶段进行,即:筑基、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

  其学术思想,始则以儒入道,倡以道教内丹为中心的三教归一论,继而又出道入禅,以禅宗性学为宗旨;最终形成了道禅融合、先命后性,以求得无生空寂、神通妙用境界为归宿的独具特色的内丹南宗派。在修行上,张伯端反对形式上的出家离俗,隐避山林。而主张“大隐隐于市”,他本人就不是出家的道士。张伯端在世时并没有亲自创建学派或教派。一般认为,白玉蟾为南宗实际建立者。

  张伯端著作有《悟真篇》、《金丹四百字》、《禅宗诗偈》三十二首。晚年其弟子王叔邦辑有《玉清金笥青华秘文金宝内炼丹诀》,简称《青华秘文》。其中《悟真篇》是最重要的炼丹理论及实践著作著作之一,与之前的道教经典《周易参同契》齐名。该书以诗词歌曲的形式写成,宗承传统内丹学说,说明内丹炼养的根本原理就是归根返本,逆炼归元,并描绘内丹修炼的全过程及阐发丹经要点、修炼内丹的方法。《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之谓:“是书专明金丹之要,与魏伯阳《参同契》,道家并推为正宗”。《道藏精华录》谓:“是书辞旨畅达,义理渊深,乃修丹之金科,为养生之玉律”。历代都有大量的注疏本;

道教南宗五祖之一张伯端

道教南宗五祖之一张伯端

  白玉蟾(1194~?)字白叟,又字如晦,号海琼子,又号海蟾,祖籍福建闽清,生於琼州。原名葛长庚,父亡后,母改适白姓,故更名白玉蟾。12岁举童子科,谙九经,能诗赋,更长于书画。因任侠杀人,亡命于武夷,后出家为道士南宋宁宗嘉定五年(1212)在罗浮山拜陈楠为师,相从流浪各地九年,尽得其道法。陈楠逝后,白玉蟾游历于罗浮、武夷、龙虎诸山,时而蓬头赤足,时而青巾野服,“或狂走,或兀坐,或镇日酣睡,或长夜独立,或哭或笑,状如疯颠”。嘉定十年收彭耜、留元长为弟子。十一年宁宗进御香,白玉蟾主国醮于洪州玉隆宫,后又于九宫山瑞庆宫主国醮。十五年赴临安,伏阙上书,言天下事,“沮不得上达,因醉执逮京尹,一宿乃释”。然臣僚上言其以左道惑众,此后即隐居著述,致力于传播丹道,为南宗第五代传人,即“南五祖”之五,正式创建内丹派南宗,“南宗”自他之后,始正式创建了内丹派南宗道教社团。卒后封“紫清明道真人”,世称“紫清先生”。

内丹派南宗道教社团创始人白玉蟾

内丹派南宗道教社团创始人白玉蟾

  王文卿(1093—1153)一名俊,字予道(一说述道),号冲和子,又被称为“王侍宸”。建昌南丰(今江西南丰)人。自幼慕道,能诗善文,有“红尘富贵无心恋,紫府真仙有志攀”之句,告其父有方外之志。父殁,辞母远游。宣和四年(1122),徽宗礼聘赴京,赐馆于九阳总真宫。赏赐甚厚,皆不受。后封为“冲虚妙道先生”。宣和七年,加封“特授太素大夫”,凝神殿校籍等,未几,又敕加凝神殿侍宸等,授金门羽客封号,并追赠父母封号。奉诏于广德宫行持南昌受炼司大法,拔度亡魂,旋加两府侍宸,“冲虚通妙先生”,视秩太中大夫,特进徽猷阁待制,主管教门公事,成为当时统领道教的领袖人物。父母叔妻弟皆得封赠。但王文卿不同于林灵素,虽得徽宗宠信,但不交结权贵,干预朝政,且能洞察时事,知进退。钦宗靖康元年(1126),知天下将乱,乞还侍母,还山后怡神山水,隐居故乡南丰,著书立说,讲道授徒,仍以宏扬神霄道法为己任。高宗绍兴十三年(1143),高宗诏书来召,推辞不赴。绍兴二十三年(1153)八月二十三日,早起作颂题棺木曰:“我身是假,松板非真,牢笼俗眼,跳出红尘。”颂毕,隐化于清都观许旌阳炼丹之堂。年六十。

  王文卿是北宋末南宋初著名道士,传神霄五雷法,为道教神霄派创始人,在理论与组织上对神霄派的形成与发展作了相当重要的贡献。所撰雷书多达数十种,并大多仍存在于世。如《冲虚通妙侍宸王先生家话》、《王侍宸祈祷八段锦》两书为王文卿与弟子袁庭植讨论雷法至秘的记录,前书系统地论述了神霄雷法的四十个重大问题,后书全面地概括了雷法修持的八个阶段、丹功玄机及运雷祈雨秘诀,为研修神霄雷法之必读。此外,尚有《玄珠歌》、《上清五府五雷大法玉枢灵文》、《高上神霄玉枢斩勘五雷大法》、《雷说》、《先天雷晶隐书》、《侍宸诗诀》、《上清雷霆火车五雷大法》、《中皇总制飞星活曜天罡大法》、《火师汪真君雷霆奥旨》等雷法要典,或为王文卿自著,或为王文卿编传,皆为神霄派的重要文献。另有《冲虚通妙侍宸王先生家话》一卷,采用问答形式,专论雷法,强调召雷役神,必须内修为要,至于奏章、符诀等,只不过是符术之末。其弟子广布大江南北,历宋元至明清,道脉尤存,洪迈《夷坚丙志》卷十四记王文卿弟子郑道士行五雷法,“往来筠、抚诸州,为人请雨治祟,召乎雷霆,其响如雷。”元代,加号为“冲虚通妙真人”,元至顺三年夏,加赐为“冲虚通妙灵惠真人”。

道教神霄派创始人王文卿

道教神霄派创始人王文卿

  饶洞天,五代时著名道士,道教“天心派”创始人。号大士,江西临川人。初为县吏。道教徒传说饶洞天夜梦神人相:“汝用心公平,执法严正,名已动天矣!”梦醒见华盖山上有五色宝光,上冲霄汉。寻光掘地,乃获金函一枚,开视,有玉箓仙经,题曰:《天心经正法》。因此开创道家之天心派,饶洞天也被称作“天心初祖”。天心派为符箓三宗分衍的支派之一。天心正法以天上北极为主神,所传有天罡大圣、黑煞、三光三符、北极驱邪院、都天大法主。著有《上清骨髓灵文鬼律》3卷等。

  王重阳(1112~1170)道教全真道创始人。原名中孚,字允卿。后改名世雄,字德威。入道后,改名嚞,字知明,号重阳子,故称王重阳。北宋末京兆咸阳(今陕西咸阳)大魏村人。累世为地方大族。幼好读书,后入府学,中进士,系京兆学籍。金天眷元年(1138),应武略,中甲科,遂易名世雄。年47,深感“天遣文武之进两无成焉”,愤然辞职,慨然入道,隐栖山林。金海陵王正隆四年(1159),弃家外游,自称于甘河镇遇异人授以内炼真诀,悟道出家。金大定元年(1161),在南时村挖穴墓,取名“活死人墓”,又号“行菆”,自居其中,潜心修持2年。三年,功成丹圆,迁居刘蒋村。七年,独自乞食,东出潼关,前往山东布教,先后收马钰、孙不二、谭处端、刘处玄、丘处机、郝大通、王处一为弟子,后世称全真教七真人。遂后建立全真教团。大定九年十月,与弟子马钰、谭处端、刘处玄、邱处机四人西归,次年一月殁于大梁(今河南开封)。葬终南刘蒋村故庵(今陕西户县祖庵镇)。金章宗赐庵名为灵虚观。元太宗加封为重阳万寿宫。全真道尊为祖庵或祖庭。元世祖至元六年(1269)封为重阳全真开化真君;至大三年(1310)又加封为重阳全真开化辅极帝君。全真道尊为北五祖之一。

  王重阳糅合儒家和道、释的思想,主张三教平等、三教合一。声称“儒门释户道相通,三教从来一祖风”。以《道德经》、《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孝经》为全真道徒必修的经典。他不尚符箓,不事黄白,也不信白日飞升之说。认为修道的根本在于修心,务必除情去欲,达到心地清静,则身在凡尘而心已在圣境;即“人心常许依清静,便是修行真捷径”。传世著作有《重阳全真集》,内收传道诗词约千余首,另有《重阳立教十五论》、《重阳教化集》、《分梨十化集》等,均收入《正统道藏》。

道教全真道创始人王重阳

道教全真道创始人王重阳

  丘处机(1148年2月10日—1227年8月22日)字通密,道号长春子,山东栖霞人,被奉为全真道“北七真”之一,以及龙门派祖师。

  丘处机十八岁开始学道,拜全真道祖师王重阳为师,为王重阳七大弟子中年龄最小的一个。王重阳为他取名处机,号长春子。金大定九年(1169)丘处机随王重阳西游,王途中病逝于汴梁城。丘处机跟随同门马钰、谭处端和刘处玄将王重阳迁葬终南山后,遂隐居皤溪(在今陕西省宝鸡市西南部)潜修七年,又到陇州龙门山潜修六年。这期间,他“烟火俱无,箪瓢不置”,“破衲重披,寒空独坐”,生活极为清苦。但“静思忘念,密考丹经”,潜心于养生学和道学的研究,并广交当地文人学士,获得了丰富的历史、文化知识。1174年为王重阳守丧的期限届满后,丘处机先后在陕西宝鸡磻溪和陇州龙门山修炼十余年,自此声望日隆。1186年冬,他重返终南山主持“祖庭”(今重阳万寿宫)事务。金世宗大定二十八年春(1188年),应金世宗的诏书邀请前往中都会面,受命主持万春节醮事,留居官庵,期间获得金世宗三次召见。他在中都留居半年后,当年秋天得到同意返回的圣旨,1189年春,返回终南山祖庭。1191年冬,由于金章宗限制全真道在陕西的活动,丘处机被迫带领部分弟子回到故乡栖霞。稍后,他将旧宅拓建为太虚观,继续弘扬道法。1203年刘处玄逝世,丘处机成为全真道第五任掌教。丘处机掌教时间长达二十四年,期间他在政治和社会上积极发挥自己的影响,使全真道的发展进入兴盛时期。1203至1219年间,他在山东蓬莱、芝阳、掖县、北海和胶西等地传教;1214年,山东发生杨安儿起义,金朝驸马都尉仆散朝恩请丘处机协助招抚乱民,凭藉丘处机的声望,登州和莱州等地很快恢复平静;1216至1219年间,南宋和金朝政府屡次诏请丘处机赴朝,但他都没有前往。

  元太祖十四年(1222)派使臣来莱州征召。第二年正月丘处机便率领弟子十八人启程北上,经过两年多跋涉,行程万余里,于铁木真太祖十七年(1222)到达阿姆罕河南岸(今阿富汗北境)成吉思汗军营,这时他已七十三岁高龄。在应太祖“有长生之药否”之问时,答以“有卫生之道,无长生之药”,“敬天爱民之本”,“清心寡欲为要”,并以戒杀、清心寡欲等养生之理劝喻太祖。太祖深深折服,称丘处机为神仙:“神仙前后之语,悉合朕心”,并要群臣铭记:“天俾神仙为朕言此,汝辈各铭诸心”(陈垣《道家金石略》文物出版社636页)同年秋冬,成吉思汗三次召见丘处机,询问治国和养生之法,嗣后下诏耶律楚材将这几次的对话编集成《玄风庆会录》。跟随丘处机一路西行的十八名弟子之一的李志常(后为全真教掌教),根据一路上的西行见闻,后来写成《长春真人西游记》一书,该书不仅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而且也是三藏玄奘法师《大唐西域记》以及《大唐三藏取经诗话》过渡到吴承恩《西游记》之间的桥梁,在文学史上也有较高的价值。丘处机还为成吉思汗征服山东、河南出谋划策,因此深得成吉思汗信任优宠。两年后丘处机辞归,成吉思汗赐给虎头金牌、玺书,令其掌管天下道教。邱与弟子还抵燕京后,蒙古达官显贵争着与之交往恳请驻大天长观(今北京白云观),从此该观成为全真道祖庭之一。1227年,成吉思汗下诏将天长观改名长春宫。

全真教龙门派创始人丘处机

全真教龙门派创始人丘处机

  蒙古太祖二十二年(金朝正大四年、1227)农历七月初九日,丘处机在长春宫宝玄堂逝世,享龄80岁。在逝世一周年,他的弟子将他安葬在长春宫内的处顺堂。1269年,元世祖忽必烈下诏赠封他为“长春演道主教真人”。

  在道教思想建设上,丘处机在继承王重阳重在修心、除情去欲内修思想的基础上,创立了龙门派“内外双修”的基本原则。一方面不尚符箓,不事黄白,同样认为成仙证真的根据建立在人心所具有的“真性”上,超出生死或长生成仙之道,唯在自心中体认真性。“按全真道的观点,自心真性本来无欠无余,只因被邪念遮蔽迷乱而不自觉,只要在心地上下功夫,于一念不生处体证真性,便可于一念间顿悟,乃至超出生死。既然要除情去欲,自然把家庭看成“牢狱”、“火宅”,称父子夫妻亲情为“金枷玉锁”,宣扬人的七情六欲是成仙证真的大障,丘处机本人就身体力行,在磻溪修炼时,“入磻溪穴居,日乞一食,行则一蓑,虽簟瓢不置也。……昼夜不寐者六年。既而隐陇州七年,如在磻溪时。”全真道的这种唯重修心见性,要除情去欲、以期超出生死的修炼路线,已十分接近佛教之道。“内外双修”另一方面是“外修功行”,主张修道从积累功行开始表现在为民做实事上,他不顾年老体衰,万里西游,劝成吉思汗“敬天爱民”,“清心寡欲”,“戒杀”;他调停金庭与山东杨安儿起义,十数万生灵免遭杀戮皆是“外修功行”的实证。《磻溪集》收录了他在接受成吉思汗征召,出发前写的《复寄燕京道友》,道出他此行目的是要劝诫成吉思汗“敬天爱民”:“十年兵火万民愁,千万中无一二留。去岁幸逢慈诏下,今春须合冒寒游。不辞岭北三千里,仍念山东二百州。穷急漏诛残喘在,早教身命得消忧。”上述与成吉思汗的问对,也证明他并非徒作空言。实事上,他也得到了人民的爱戴、关心,如其《满庭芳·述怀》云:“逐疃巡村过处、儿童尽、呼饭相留。”《无漏子·乐道》亦云:“昏告宿,馁求食,坊村没阻颜。”。这种“外修功行”是吸收儒家思想,显示出儒家所具有的入世倾向。任继愈甚至认为它已成为儒教的一个支派:“应当指出,金元时期的全真教把出家修仙与世俗的忠孝仁义相为表里,把道教社会化,实际上是儒教的一个支派。”

  总之,丘处机创立的“内外双修”,实际上就是儒道结合,内道外儒,这也是王重阳“三教合一”思想的一种体现。是龙门派与王重阳其他弟子道学主张的主要区别所在。

  丘处机的遗著有《大丹直指》、《摄生消息论》、《鸣道集》等。丘氏还有很高的文学修养,其道教词是同类中的上乘之作,前人对其评价甚高,唐圭璋先生的《全金元词》收入其词作的全部内容,顾嗣立编《元诗选》、陶湘补编《景宋金元明词》、周泳先编《唐宋金元词钩沉》、朱祖谋辑《瞗村丛书》亦收入其诗词。丘词收入《磻溪集》,该书主要是丘处机居磻溪、龙门修道时所作,后由其门人编辑结集,共六卷,《正统道藏》收入太平部。

  李志常(1193~1256)字浩然,其先洺州(治所在今河北永平)人,宋末徙居开州观城(今山东范县)。幼孤,养于伯父家。年十九,不从伯父为之议婚,负书曳杖作云水游。初隐东莱之牢山,复徙天柱山之仙人宫。听从元太祖十四年(1222)宫之主者嘱咐往从邱处机,邱赐号真常子。次年,邱处机应召西觐元太祖,被选为十八随行弟子之一。丘处机觐见铁木真东返,李志常随师居燕京长春宫,甚受倚重,“凡教门公事,必与闻之。”

  元太祖二十二年(1227),邱处机逝世,弟子尹志平接任。元太宗窝阔台十年(1238)春,尹志平以年老荐李志常继任掌教。元太宗窝阔台和继任的宪宗蒙哥对李志常尤为赏识。窝阔台屡次召见李,封其为“玄门正派演教真常真人”,并对李志常大建全真教道观大力支持。蒙哥登基后,命其遍祭岳渎,令掌全国道教,宪宗三年(1253),命其作“金箓大斋”,任命李为“印押大宗师”,可以“给散随路道士、女冠普度戒牒”。李志常秉承龙门派“内外双修”宗旨。宪宗五年,蒙哥数次召见,咨以治国保民之术。问曰:“朕欲天下百姓安生乐业,然与我同此心者,未见其人,何如?”志常答称:“自古圣君有爱民之心,则才德之士必应诚而至。因历举勋贤并用,可成国泰民安之效。”(《道藏》第19册745~746页,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联合出版,1988)宪宗称是。李志常掌教期间,不少士大夫因金亡之后流离失所,或沦为贱隶,或冻饿街头。李志常则“委曲招延,饭于斋堂,日数十人”(同上)其中不少人士大夫因此去儒为道,著名散曲家马致远就因此加入全真道。另一位著名散曲家王恽说:“全真教倡于重阳王尊师,道行于邱仙翁(指邱处机),逮真常李公,体含妙用,动应玄机,通明中正,价重一时,可谓成全光大矣”(《秋涧集》卷三十九:《真常观记》)李志常掌教十八年,全真道发展至极盛时期。

  李志常晚年,因佛道矛盾激化,宪宗五年爆发了关于《化胡经》和《老子八十一化图》之争。元廷袒佛,全真道在辩论中失败,被勒令焚毁道经,全真道遭到严重打击,其鼎盛局面从此结束。李志常在感到屈辱与愤懑中,于次年六月将教事付张志敬后去世。元世祖中统二年(1261)追赠为“真常上德宣教真人”。世祖至大三年(1310),又加封为“真常妙应显文弘济大真人”。

  著作有《又玄集》二十卷,已佚。《长春真人西游记》二卷,现存于《正统道藏》中。该书对研究我国西北和西亚史地以及中外交通史具有重要参考价值。也是三藏玄奘法师《大唐西域记》以及《大唐三藏取经诗话》过渡到吴承恩《西游记》之间的桥梁,在文学史上也有较高的价值。

  萧抱珍(?~1166)为金初太一道创始人。卫州(今河南汲县)人。萧抱珍事迹史籍语焉不详,明人无名氏所编纂的《卫辉府志》卷十三有《萧抱珍传》,中仅记载他“道貌纯古,性至孝。尝嗣道士李天竞,业以符水应治,随用辄验。王鄂《重修太一广福万寿宫记》则说萧抱珍的道号叫“广升”;《忽必烈大王令旨碑》称其为“羽升微妙大师”、“太一一悟传教真人”。最初,萧抱珍只是在家乡汲县传教,拓展至赵州、真定一带。皇统八年(1148),熙宗闻其名,召赴阙,因“有祈雪、伏龙、退星、禳火、平瘿、开哑之异”,受到礼遇,赐名所居之庵为“太一万寿观”。后信徒日益增多,乃于县东三清院故址草建茅庵而居,后扩展至山东,河北一带,弟子们逐建有太一堂,太一宫,万寿宫等,太一道开始迅速发展起来。据王恽《故太一二代度师先考韩君墓碣铭》,称其在“天眷(金熙宗完颜亶年号,1138—1140)初,太一始祖真人,以神道设教,远迩响风,受箓为门徒者,岁无虑千数。”金大定六年(1166)逝世,封微妙大师。元世祖忽必烈追赠其为“太一悟传教真人”,改其所居“太一万寿观”为“太一广福万寿宫”。

金代太一道创始人萧抱珍

金代太一道创始人萧抱珍

  刘德仁(1122—1180),金代道教真大道创始人,所留资料极少,只知道他号无忧子,沧州乐陵(今属山东)人。宋靖康之乱后徙居河北盐山太平乡。金熙宗皇统二年(1142)他自称太上老君下降,授给他《道德经》,令其创教。刘德仁根据《道德经》义,糅合老子、儒家、佛教思想,订立:“视物犹己,勿萌戕害凶嗔之心”、“忠于君,孝于亲,诚于人”、“除邪淫,守清静”、“安贱贫,力耕而食”等九条规戒为立教宗旨。这些都反映出大道教提倡自食其力,少私寡欲,不谈飞升炼化、长生久视,融合儒释道三教,特别是援儒入道的特点。表明他与早期符箓派道教有着明显的不同,也与丹鼎派道教有所区别。大道教这些主张,颇能适合当时中下层社会的宗教需求,因此“一时州里田野,各以其所近而从之。受其教戒者,风靡水流,散在州郡”“传其道者几遍中国”(陈垣《道家金石略》)。大定(公元1161—1189)初,金世宗诏居京城天长观,后赐号“东岳真人”。刘德仁行教三十八年,住世五十九载,于大定二十年(1180)去世。元代被加封为“无忧普济开微洞明真君”。  

  郦希成,真大道五祖,天宝宫派创始人。金、元之交,“大道教”“四祖”毛希琮将教法分别传给天宝宫太玄真人郦希成和玉虚宫湛然子李希成。这样,真大道就有两个五祖,分裂为天宝宫和玉虚宫两派。元代宗教政策比较宽松,大道教两派都得到元室的承认,分别进行传法。但玉虚宫一派传法时间较短,连李希安在内,只传了三代。天宝宫派的传法较玉虚宫派为长。

  典籍上关于郦希成的记载同样寥寥。只知道他号太玄真人,妫川(今河北怀来县)水峪人元初“为教门举正,而阐教山东。四祖毛君,暑月病剧,速召而来燕。既承其法,拂袖有深山之隐。”(《重修隆阳宫碑》)郦希成为何刚接任掌教即想隐遁深山呢?据《先天宫记》称:“五祖当教之日,值大元立国之初,法令未行,逆魔乱起,始终一十五载,遭逢逆魔。”所谓“逆魔“,可能就是大道教内与之抗衡的反对派势力,而且还势力不小。在这种宗派纷争的严重局面下,郦希成无法掌教而退隐深山了。最后“以五祖道德崇高,威灵显赫,魔不胜道”,郦希成经过十五年的斗争之后,终于克服其他反对力量,回到燕京天宝宫,成为大道教天宝宫派掌教。时间大约在元太宗十年(1238)左右。郦希成正式掌教以后,受到元室的支持,元宪宗曾封他为太玄广惠真人。在他掌教期间,组织有所发展。《先天宫记》中说:“自戊戌(1238)以来,化因以洽,南通河岳,北极燕齐,立观度人,莫知其数。”近年新发现的《汴梁路许州长社县创建天宝宫碑》记载:“先是大道一宗,其所崇尚不过河北有焉。自五祖太玄广惠真人命举师卢德清往河南典教,其后教法流行。“也就是说,在郦希成掌教期间,大道教由原来的河北、山东,发展到了河南许州(今河南许昌)一带。许州天宝宫即建于元太宗十二年(1240)。《郦希成本行碑》则说:“自巴邛汲洛,逮燕齐碣石,遐陬异域之人,凡崇向者莫不恪恭奉承,望尘下拜。”由此可见,郦希成掌教时大道教已从山东、河北传到了河南、四川等地,大大推动了大道教的传播和发展。宪宗四年(1254),郦希成特请元室批准他将“大道教”改名为“真大道”,以示正统。宪宗“特降玺书,赐名‘真大道’,中宫赐之冠服“。真大道名称从此正式确立。

  郦希成是大道教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人物。正是从他开始,大道教分裂为两个派系,而他直接经历了分裂的整个过程。郦希成属于坚守祖训、不尚符箓的一派,为天宝宫系争得了大道教正统的地位,郦希成“阐教三十六年,享寿七十八岁。

  张留孙,天师道龙虎宗一个重要的支派—玄教的创始人。字师汉。信州贵溪(今属江西)人。幼从伯父张闻诗学道于龙虎山上清宫,传正一符箓﹑祠祭天地百神之法。继师李宗老。后以所学游江淮间。元世祖至元十三年(1276)﹐从三十六代天师张宗演入朝﹐因祷雨和为皇太后祷疾神验而获得元世祖的宠信﹐遂留阙下。世祖命为上卿,铸宝剑,镂其文曰:“‘大元赐张上卿’,敕两都各建崇真宫,朝夕从驾。”至元十五年,赐号玄教宗师,授道教都提点、管领江北、淮东、淮西、荆襄道教事,佩银印。次年,奏复宫观,令自别为籍。此后,“宠遇日隆,比于亲臣”,或奉命外出祠名山大川,或奉旨到江南访求逸遗,又相继受命为武宗、仁宗取名。世祖病重时﹐谕隆福宫曰:“张上卿事朕岁久﹐始终一德﹐宜令诸皇孙尊信其道。”又谕张留孙“善事嗣皇帝”。张留孙此后历经成宗、武宗、仁宗、英宗等朝,“朝廷每有大谋议,必见咨询”。随着政治宠遇日隆,皇帝赐予道教职衔与权力也逐步上升。由道教都提点到玄教宗师、玄教大宗师;由上卿到特进上卿;由法师到真人、大真人;由知集贤院(元代管理儒、道的机构)道教事,到领集贤院道教事,位大学士上,再加开府仪同三司。爵位也由三品到二品,再到一品。至仁宗延皊二年(1315),所得头衔多达四十三字,曰:“开府仪同三司,特进上卿、辅成赞化保运玄教大宗师、志道弘教冲玄仁靖大真人、知集贤院事、领诸路道教事。”既有勋号,又有实际职掌,其政治地位之高,道教权力之大,居当时道教诸派首领之冠。

  张留孙在其政治地位日益显赫、道教权力日益扩大的过程中,陆续从江西龙虎山征调道士到两京崇真宫(后升崇真万寿宫),或委以京师道职,或派至江南各地管理教务,从而在他周围集合起大批道士,逐渐形成一个以他为中心的道教派别,即龙虎宗支派玄教。这个道派是元代龙虎宗的核心,其组织规模和社会影响,不仅超过了江南诸道派,而且较之北方的全真道也毫不逊色。张留孙也是全国著名道观北京东岳庙的修建者。他见元大都(今北京)未有泰山神东岳大帝的庙宇,遂自愿筹资兴建东岳庙。元仁宗延祐六年(1319),时已71岁的张留孙在齐化门(即今朝阳门)外买好了地,筹建东岳庙,但还没来得及兴建庙宇,他便羽化。其徒弟吴全节秉承师志,用6年时间建成了大殿、大门、东西两院,塑了神像。朝廷赐名“东岳仁圣宫”,并在其东配殿供有开山祖师张留孙的塑像。

  张留孙不仅开创玄教,为天师道领袖,也是元朝道教领袖。他在元代道教出狱危厄之际,挽救了道教,也由于他的积极活动,使道教重新得到统治者的重视。至元十八年,全真道在与佛教斗争中失败,道教经书面临全被焚毁的厄运,张留孙密启太子真金(后来的裕宗)云:“黄老书,汉帝遵守清静,尝以治天下,非臣敢私言,愿殿下敷奏。”裕宗启奏世祖,乃“集儒臣论定所当传者,俾天下复崇其教。”张留孙历仕世祖、成宗、武宗、仁宗、英宗五朝,领导玄教四十余年。除宗教活动外,并参预不少政治活动。至元二十八年曾以卜筮之术,参预任命宰相的重大决策。赵孟瞓《玄教大宗师张公碑铭》称,张留孙“每进见,必陈说古今治乱成败之理,多所裨益。士大夫赖公荐扬,致位尊显者,数十百人。及以过失获谴,敕公救解,自贷于死者,亦如之”。元初集贤与翰林院同一官署,张留孙向元世祖建议分置两院。世祖即专设集贤院,掌管提举学校,征求贤良、隐逸,凡国子监、玄门道教、阴阳祭祀、占卜祭遁之事皆隶属之。可见张留孙在襄赞朝廷政治与调和官吏矛盾方面,曾作过不少工作,起过不少作用。因此,一方面更加取得了皇帝的赏识和信任,另方面在大臣和士人中结交了许多朋友,“大臣故老心腹之臣,莫不与开府(指张留孙——引者注)有深契焉”。从而使他领导的玄教能盛极一时。张留孙地位的不断上升,正是道教在元代政治生活中重新活跃起来的一个标志。

  英宗至治元年(1321),张留孙逝世,年七十四。皇帝为之大办丧事,将其遗体送至龙虎山安葬,“自京师至其乡,水陆数千里,所过郡县,迎送设奠,不约而集。比葬,四方吊问之使交至。自王公以下,治丧致客,未有若此盛者。”天历二年(1329)加封“辅成赞化保运神德真君”。卒后﹐文宗于天历二年(1329)追赠道祖神德真君号。

  张留孙墓位于贵溪市彭湾乡溪源南山村,八十年代被盗,现裸露的墓室可见石棺一口,长3米,内宽1.2米,高1.3米,板石厚0.4米,草丛中有石羊一尊,石龟一尊,石翁仲二尊,残断的石料上刻有“大元至治十二年,大明崇祯四年八月吉旦”“府玄教大宗师达观堂茔”字迹清晰。张留孙墓为研究元至明时期的道教文化和一代宗师的墓葬构筑,提供了实物资料。

张留孙碑:元赵孟頫书

张留孙碑:元赵孟頫书

  杜道坚(1237—1318),字处逸,宋末元初天师道茅山宗代表人物,号南谷子。当涂(今属安徽)人。“年十四,得异书于异人,即嗜老氏学”,十七岁时入宣州天庆观,师从陆修静裔孙葛师中为御前道士。“继入茅山,阅道藏,宗师蒋玉海(蒋宗瑛)见而器之,授大洞经法”,为茅山宗嫡传弟子。(卿圣泰《中国道教.第一卷》。杜道坚曾获宋度宗召见,赐号辅教大师。后住持湖州升元报德观,兴玄学,建清规,废俱兴,徒众悦服。宋端宗景炎元年(公元1276年),元兵大举南侵,所至震慑。道坚冒矢石,叩军门见元军统帅太傅伯颜,以不杀无辜相请。伯颜久闻其名,与语大悦,乃下令禁止士卒劫掠。江南既平,乃随伯颜至上都,觐见元世祖忽必烈,上疏陈当务之急,在于求贤、养贤与用贤。后奉旨提点道教。元成宗大德七年(公元1303年),复授杭州路道录、教门高士。元仁宗皇庆元年(公元1312年),宣授“隆道冲真崇正真人”。

  杜道坚深研玄理,论道探玄,认为,天下万事万物已被《老子》包罗无遗。故称“道德五千余言,包络天地,玄同造化,君臣民物,罔不赅备”。又称“老圣之言,纪无始有始开天立极之道,太古上古皇道帝德之风,下至王之功,伯之力,见之五千文,囊括天人之道,上下几千百代,历历可推。”曾建玄通观,作览古楼,聚书达万卷。主持杭州宗阳宫时,又筑老君台,绘老君像,旁列尹喜、列子、庄子等十贤。他也多折中儒道,以儒道之理与“天地同功”将帝王历史熏蒸于玄经,求经世之用。认为老子本柱下史,故援引《尚书》解老,又汇通《周易》、《道德经》,用邵康节《皇极经世书》注疏《老子》。著有《道德玄经原旨》、《玄经原旨发挥》、《关尹阐玄》、《文子缵义》等。

  张雨(1283—1350),元代茅山派道士,旧名张泽之,又名张嗣真;字伯雨,号贞居之,又号句曲外史。以吴郡海昌(今浙江海宁县南)人而居钱塘(今渐江杭州市)。为宋崇国公张九成之后裔。生性狷介,渺视流俗,年二十乃遍游天台、括苍诸名山,以儒者抽簪入道,登茅山(今江苏句容县东南)师事茅山宗师许道杞弟子周大静,后师事玄教高道王寿衍,授大洞经箓。仁宗时随王寿衍至京师。名公文士争与之友,仁宗闻其名,欲官之,张雨坚辞不仕,乃归句曲。往来于华阳、云石间,作黄蔑楼,储古图史甚富,日以著经作诗为业。至治间主茅山崇寿观,晚居三茅观,晚年辞宫事,以饮酒赋诗为务,或焚香终日,坐密室,不以世事接目。

  张雨为茅山道士,道学上无多少建树,则以诗文书画名世。为人博学多闻,善谈名理。《新元史》称其诗文、书法、绘画,清新流丽,有晋、唐遗意。曾从虞集受学,诗才清丽。居杭州开元宫,与当时文士如杨维桢、张小山、马昂夫、仇山村、班彦功等均有唱和往来,杨维桢曾谓其诗作“俊逸清赡,侪辈鲜及。不目之为仙才不可也”。传世书迹有《台仙阁记》卷(现藏于上海博物馆)、《题画二诗》卷(现藏于故宫博物院);著有诗集《贞居集》(又名《句曲外史集》)五卷。

  张雨现存词50雨首,多是唱和赠答之作。其中一些祝寿之词,多为他的方外师友而作,内容较狭窄,语言也较陈旧。他与世俗朋友的唱和词作,反倒寄托了一些真实的思想感情。如他的〔木兰花慢〕《和黄一峰闻筝》、〔石州慢〕《和黄一峰秋兴》等,就描写了“哀音暮年多感,奈对花,对酒更闻鹃”,“闻说,谪仙去后,何人敢拟,酒豪诗杰,草草山窗,还我旧时明月”。表现了他感叹流年易逝的世俗情绪,这些情绪,具有元代士人多愁善感、格外消沉的共同特点,毫无道士的清拔超脱之气。他的有些即兴之作,如《朝中措·早春书易玄九曲新居壁》:“行厨竹里,园官菜把,野老山杯,说与定巢新燕,杏花开了重来”,写出了山居的恬淡情趣。张雨还有一些描写他半是道士、半为儒生、半隐半俗的生活情景,以及“难留锦瑟华年”一类的闲情和清愁的词,表现了金元间新道教道士的特点。他还有一些咏物词,虽然极意摹写情态,但总有拘泥局促的痕迹。他的一些词着意摹仿宋词婉约派,有的词又故作奇语,但艺术上没有突破,所以个人的风格不很明显。一些小令倒是通俗清新,在元人小令中也堪称佳作,如描述他辞去道职过起平民生活的感受的《双调·水仙子》:“归来重整旧生涯,潇洒柴桑处士家。草庵儿不用高和大,会清标岂在繁华?纸糊窗,柏木榻。挂一幅单条画,供一枝得意花,自烧香童子茶”。张雨也写诗,有的作品抒发他的民生关怀,如《避暑图》:“雪藕冰盘斫鲙厨,波光帘影带风蒲。苍生病渴无人问,赤日黄埃尽畏途。”写出了社会的不平、百姓的痛苦。又如《题仲穆墨兰》显露其民族气节:“近日国香零落尽,王孙芳草遍天涯。”仲穆是赵子昂的儿子,此诗有讥讽赵氏父子出仕元朝之意,据说赵仲穆见此诗后,感到惭愧,不再画兰花。张雨工书画,其书法初学赵孟頫,后学怀素、张旭。字体楷草结合,俊爽清洒自成一格。存世书迹有《山居即事诗帖》、《登南峰卷》等。倪瓒在《题张贞居书卷》称“贞居真人诗,人,字,画,皆为本朝道品第一”。其画以淡彩见长,善画石木,用笔古雅,尤善以败笔点缀石木人物,颇有意韵。画迹有《霜柯秀石图》,《双峰含翠图》等。

张雨《八骏图》

张雨《八骏图》

张雨《题画二诗》卷(现藏于故宫博物院)

张雨《题画二诗》卷(现藏于故宫博物院)

  刘玉(1257~1308)为元初符箓派净明道的重创者。净明道是由何真公创立于南宋,但到宋末战乱中湮灭。刘玉字颐真,号玉真子。南康建昌(治所在今江西南城)人,后随父迁隆兴新建(今江西南昌)。弱冠时父母双亡。家庭贫困,力耕而食。但刘玉视尘事不足为,笃志于神仙之学。据《净明忠孝全书·玉真刘先生传》,大约在元世祖至元二十九年(1292)至元贞三年(1297)间,刘玉在江西南昌西山就开始净明道的重建活动。他编造了大量仙真降临神话来吸引道众,并建造一批坛、靖,招收一批弟子,从组织上使净明道得以恢复,更重要的是对净明道教义才重新阐释。主要围绕“净明忠孝”四字。忠就是忠于君,孝就是孝于亲。但这个“君”不仅是皇帝,,最重要是“心君”“一念欺心,即不忠也”;“孝”也不仅仅是指父母,而要“一体皆爱”,这样就获得各级政权个社会的广泛认可。至于如何达到“一物不欺”和“一体皆爱”,刘玉提出必须经过“始于忠孝立本,中于去欲正心,终于直至净明”这三个修炼步骤(《净明忠孝全书》,见《道藏》24册)。也就是说,刘玉的净明道追求的是一种精神上的永恒,不再追求肉体的长生不老,主要追求忠孝道德的完善,忠孝道德最完善的人就是真人、仙人。这与儒家主张已极为相近。总之,刘玉重建的净明道带有极为强烈的入世精神,不同于传统的符箓派,鬼神之气较少,这在道教诸派中极为罕见。刘玉于元武宗至大元年(1308)去世,由其弟子黄元吉继位第二代传人。

  莫月鼎,南宋、元代道教神霄派主要代表人物。关于他的名字,籍贯及生卒年,诸书记载不一。《历世真仙体道通鉴续编》卷五曰:“月鼎真人姓莫氏,讳洞一,字起炎,浙西川人”。宋濂《元莫月鼎传碑》说他名“起炎,入道后,更名沾乙,自号月鼎”。人称“莫真官”、“莫月鼎真人”。吴兴(今浙江湖州市)人(《浙江通志》说为钱塘人)大约生于南宋宝庆(1225~1227)年间,元世祖至元二十七年(1290)卒。莫月鼎出身宦族,祖、父在宋时皆为显官。生而聪慧,幼习科举,三试不利,乃弃家为道士。初入四川青城山丈人观,从徐无极受五雷法。又闻南丰邹铁壁得王文卿斩勘雷书,秘不外传,乃委身童隶事之,终获受其《九天雷晶隐书》。于是“召雷雨,破鬼魅,动与六合。虽喜笑怒骂,皆若有神物从之者。”因此名重当时。会稽混融韩公,钱塘杨和玉蟾川诸公,望重当代,为道法所宗,皆炷香座下,由是道法愈重。据宋濂《莫月鼎传碑》言,宋理宗宝佑戊午(1258),浙东大旱,太守马光祖请其祷雨。月鼎建坛祷之,雨立至。理宗闻之,赐诗一章,谓其为神仙。(见《苏州府志》)

  至元二十六年(1289),世祖召见于滦京内殿。问曰:“可闻雷呼?”月鼎对曰:“可。”即取胡桃掷地,雷应声而发,震撼殿庭,世祖为之改容。复命请雨,雨立致。或谓令祈雪,立验。世祖大悦,厚赐之,不受。请其掌道教,则以老耄辞,旋南归。于是踵门求授道者益众,有疾患求治者,或书符与之,或嘘气授之,“无不立验”,人常称之为“莫真官”。莫月鼎也不积蓄财物:在京城行雷后,“一时名动京师,奔走后先者如云如堵,有不远千里及门而求道者,有奉束五十缗,师受之,一日袖之而去,遇酒肆陋者乃入,见贫寒者济之,有老病孤弱者必以物与之,及晡而还,缗皆罄矣。平素“落魄无家,随所寓而止焉,求其道者甚众。往往遗世绝俗离伦,饮酒辄醉,自乐天真”。世祖至元末逝世于苏州。“卒前书偈曰:‘七十四年明月,也曾阴晴圆缺。今日大地光明,三界虚空透彻’。书毕,端坐而逝,颜面如丹。”(见《苏州府志》)所得王文卿秘籍,一如邹铁壁,不轻授人。得其传者,唯王继华与潘无涯。

  张守清,(1253一?)名洞渊,号月峡叟。峡州宜都(今湖北宜昌西北)人。元初武当山清微派代表人物,明代任自垣《武当山志》称其“独冠武当”。幼年读经书习儒业,曾做过吏员,至元21年(1284)9月,他30岁时,听说武当山道士鲁洞云“仙誉超群,不干名利”,慕名入山拜洞云为师,修炼金丹大道。鲁洞云尽授其道要,得本山派符箓嫡传;后又师事张道贵、叶云莱、刘道明,尽得清微雷法之秘传及汪贞常所传全真大道。因此张守清全面继承武当派、清微派、全真派、正一派等各派之长,成为武当道教史上承上启下的关键人物。形成了内炼金丹大道、外行清微雷法的、融贯各家为一体的新武当派。至大三年(1310),皇太后答己听说张守清道行高深,遣使命建金箓大醮,征召入宫。元仁宗皇庆元年、二年,京师连续干旱,皇室诏张守清到京城祷雨,屡祈屡应。皇太后赏赐甚厚。但张守清将赏赐“尽散与其众,不以一钱私己。”时任翰林学士承旨的赵孟頫赞叹说:“其行若是,真所谓绝无而仅有者哉!”张守清返归时,仁宗御赐南岩宫匾额,并赐张守清“体玄妙应太和真人”之号,管领武当教门公事。元代诗人范德机奉旨送张守清还山,作有《送张炼师归武当山》五言诗一首,对此叙述甚详。

  此前后,武当各宫观也先后被纳入官制,置提点、甲乙住持等职。张守清管领武当山道教事务前后,广收弟子、门徒达四千多人。这时在当时的道教人物中,收徒之多,几乎绝无仅有。因此无疑壮大了武当道教的教团组织,扩大了武当道教在整个社会上的影响。而且,他当时还命弟子编刊道书,如《道藏》中的《玄天上帝启圣录》、《启圣嘉庆图》、《清微玄枢奏告仪》、《请微神烈秘法》等道书,都与他有相关。

 

  张守清在武当道教大兴之后,遂激流勇退,隐修于清微妙华岩(今武当山天柱峰南五里清微宫后山)精修无极上道。《道藏》有关道经所列清微派中,称他为“冲元雷使”。至今妙华岩山洞里有丹床、丹池等古迹,均为品质极高的石刻文物。同岩修炼者还有张三丰真人。后无疾而终。卒年不详。有记载元惠宗至元2年(1336)秋,83岁高龄的张守清出游龙虎山,收汪道一为徒,“授以金丹雷霆秘诀”。

  张守清不仅广收门徒勤于道业,而且致力于武当山宫观殿宇的修建,他利用武当道教在社会上的广泛影响,为武当山积累了极大的财富。从元至元21年到至大3年,张守清在开垦荒地,瞻养道众同时,用了27年时间,带领200多名徒众开凿南岩,叠石为路,积水为池,终于建成南岩天乙真庆宫石殿,“规模宏丽,古昔未有”。

  林灵真(1239~1302)为元代东华派主要传人。名伟夫,字君昭,灵真为其法名。自号水南,人称水南先生。温州平阳(今属浙江)人。出身官宦世家,既长,博通经纬史传、诸子百家及方外之书,而于四辅、三奇、阴符、毕法之旨,尤加精究。累举不第,乃弃儒为道,舍宅为观,拜提点戴煟为师,匾其宅曰丹元观。尝自谓:“予学道于虚一先生林公,东华先生薛公,于兹有年矣。幸造道域,参玄律,讵可韫所学而不济于世。”“乃绍开东华之教,蔚为一代真师。以度生济死为己任,建普度大会者不一”(《道法会元》卷二百四十四《玉清灵宝无量度人上道·灵宝源流》)。弟子甚众,“在州里不下百余人”,正一龙虎宗的董处谦,玄教大宗师吴全节都曾投其门下,“可谓一时授受之盛”。约在至元二十八至三十一年(1291~1294),正一道三十七代天师张与棣表荐林为温州路玄学讲师,继升本路道录。此后,闭门著述,对灵宝派济度斋仪进行整理“尽三洞领教诸科,及历代祖师所著内文秘典,准绳正正一教法,撰辑为《济度之书》十卷,《符章奥旨》二卷”(《道藏》第七册19页)。正一教主三十八代天师张与材命雕板印行,以广其传;并授以灵宝通玄弘教法师、教门高士、住持温州路天清观事。

  林灵真临终前,贻书弟子林天任,命其嗣教。但据《玉清灵宝无量度人上道·灵宝源流》,林灵真之后,灵宝派的宗师为正一派龙虎宗的董处谦和三十九代天师张嗣成,表明东华派此时已并入正一道了。

  雷时中(1221~1295)为元代天心派的重要传人。字可权,号默庵。其先豫章(今江西南昌)人。后家于湖广(今湖北)之武昌金牛镇,所居溪水,回环东西二桥,故又号双桥老人。幼年习词赋,通诗经。后绝念功名,专注道法。理宗景定年间(1260—1264)于金牛镇置坛祀事。一天,雷时中忽然宣布路真君下降,授“混元六天如意道法”。随后,又有辛天君来告:“前日授卿之文者,乃祖师路真君也。”又称:“吾奉昊天敕命,付卿开阐雷霆之教,普济众生”,“卿名在仙籍,七世为儒,三世行法,并无纤过,当大兴吾教”(《道藏》第五册446页)。这位路真君乃晋代亲遇太上老君授此法的路大安,而非宋人路时中。雷时中声称的这段经历,意在借以宣扬其道法来自神仙所授,以扩大其影响。同时也反映出雷时中所传的天心道法,已与宋代不同:第一,不再祖述宋人饶洞天,而是以晋人路大安为祖师;第二,不称所传之法为“天心正法“,而称“混元六天如意道法“,且要“开阐雷霆之教“;第三,专以《度人经》为主。可见雷时中编造上述神话,是意欲独树一帜,别开门户。果然,此举影响甚大,“四方闻其道行卓异,及其门者日众”。他亦遵行以《度人经》为主之宗旨,“每化导世人及开度弟子,皆先令其精心诵经,各获果报。且尝论《度人经》旨,以开后学”。并且博采儒释二家,“贯彻混融归于一致”。据称,经此努力后,传有“弟子数千人,分东南、西蜀二派。首度卢、李二宗师及南康查泰宇。由是卢、李之道行乎四蜀,泰宇之道行乎东南,混元之教,大行于世”(《道藏》第五册447页)。可见雷时中是宋末元初天心派的重要传人。著有《心法序要》《道法直指》《原道歌》等。

  张三丰,全真道武当派开山祖师。名全一,又名君宝,字君实(一作“君宝”),号玄子。在各种张三丰的传记里,还有全弌、玄玄、三仹、三峰、三丰遯老、玄一、君实、居宝、昆阳、保和容忍三丰子、喇闼、邋遢张仙人、蹋仙等诸多名号。辽东懿州(今辽宁彰武西南)人,《南召县志》说他是南召县(今属河南)太山庙乡人,生于淳祐七年四月初九(公元1247年5月15日),道籍说他永乐十五年(1417)仙逝,活了170岁。张三丰为元季儒者,善书画,工诗词,中统元年,曾举茂才异等,任中山博陵令。游宝鸡山中,有三山峰,挺秀仓润可喜,因号三峰子,讹称为“张三丰”。史书记载张三丰龟形鹤背,大耳圆目,须髯如戟,寒来暑往仅一纳衣,雨雪天气蓑衣着身。自称张天师后裔。传说其丰姿魁伟,大耳圆目,须髯如戟。无论寒暑,只一衲一蓑,一餐能食升斗,或数日一食,或数月不食,事能前知。游止无恒。居宝鸡金台观时,曾死而复活,道徒称其为“阳神出游”。入明,自称“大元遗老”。时隐时现,行踪莫测。据道教界推测,张三丰其活动时期约由元延佑(1314—1320)年间到明永乐十五年(1417)。明代虽扶植正一道,但对全真道武当派尤其是张三丰皆礼敬有加。洪武十七年(1384)朱元璋下诏征张三丰入朝,不赴,于是又下诏命张三丰弟子沈万三等恭请,亦未获;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朝廷又遣使觅之不得。。成祖更是多次派人寻访,并至书表达对张的仰慕渴求,但皆不遇。英宗天顺三年(1459)诏封“通微显化大真人”;成化二十四年(1486)宪宗诏封为“韬光尚志真仙”;嘉靖四十二年(1563)封张为“清虚元妙真君”据张三丰的有关传记:至正初,张三丰返故里扫墓,年已过百岁。复入燕京,昔日故交皆已过世。西山得遇邱道人相叙道,乃知邱为早年相遇之高士。别后复至秦蜀,又游荆楚之吴越,侨寓金陵,传道沈万三。后仍入秦,居金台观。至正十九年,张三丰离别金陵时预知沈万三有发配边疆之祸,遂叮嘱曰:“东西王气正旺,今后我们会在西南相会。”至正十九年九月二十日阳神出游,弟子杨轨山以为羽化,置棺收殓,适阳神回归。三丰念轨山朴实善良,遂携其隐去。后二年,元朝数尽,明主未立,张三丰又结庵武当山。时已122岁。居武当搜奇揽胜,见遍山宫观皆毁于兵火,乃言“此山异日必大兴”。遂领道众将各处宫观废墟一一清理,草创庙观以延香火。时授高足有邱元清、卢秋云、张振洋、叶阳、张景涛、孙碧云等。张守清也得与三丰相交,结为道友。洪武十七年至十八年间,朱元璋两度诏请三丰入京,皆避而不见。洪武二十三年,张三丰离开武当复作云游。洪武二十五年,张三丰遁入云南。这时,沈万三因得罪朱元璋,遂被治罪全家发配云南。在云南恰遇张三丰,正应“日后当于西南会面”之说。永乐初,朱棣又命侍读学士胡广诏访三丰,岂料胡广在武当与三丰遇而不识。永乐十年,成祖朱棣调集军民工匠三十余万众,经十年,建成八宫、二观、三十六庵堂、七十二岩庙等庞大工程建筑。其时三丰混迹于民众之中,朱棣派人屡访不遇。张三丰曾撰《大道论》、《玄机直指》、《道言浅说》、《玄要篇》,后由清代李西月辑成《张三丰全集》八卷,收入《道藏辑要》。其主要道学主张是主张儒释道“三教同源”,极力和会儒学,具有浓厚的理学气味。张三丰认为古今仅正邪两教,所谓儒﹑释﹑道三教仅为创始人之不同,实则“牟尼﹑孔﹑老皆名曰道”,而“修己利人,其趋一也”。他还认为:“玄学以功德为体,金丹为用,而后可以成仙”;“一阴一阳之谓道,修道者修此阴阳之道也,一阴一阳一性一命而已矣,《中庸》云:修道之谓教。三教圣人皆本此道以立其教也”。他的内丹丹法,基本上属于全真教北派先性后命,性命双修一格。他的内丹丹法还有一个独特的睡功,称之为“蛰龙法”。张三丰的传人有史籍记载的约二十多人,其中三大弟子是丘玄清(1327年—1393)、孙碧云(1345—1417)和沈万三(1307—1373)均被明廷加封过。

  张三丰还是武当武功的创立者。其弟子中就有武当七侠:宋远桥(1295-1380)、俞莲舟(1303-1387)、俞岱岩(1306-1379)、张松溪(1310-1394)、张翠山(1313—1346)殷梨亭(1318-1403)、莫声谷(1323—1357)。武当剑术和武当拳由他们传承并发扬光大。加上金庸等人的小说,更是神乎其神。

全真道武当派创始人张三丰

全真道武当派创始人张三丰

  张宇初(1359-1410)由于朱元璋对道教两大派采取扬正一而抑全真,所以正一道在明代极为贵盛。但是其代表人物多是擅长斋醮法术,在教理教义上却没有什么发展。惟四十三代天师张宇初别出一格,为历代天师中最博学者,有道门硕儒之称。张宇初字子旋别号耆山。其是四十二代天师张正常长子,自幼喜读书,除熟谙其世传的符箓斋醮术外兼博揽众家之长,尤善于词墨,为当时名人雅士所重。苏伯衡称其“形峻而学广,灵仙飞化之变”,“儒经释典,诸子百家,多所涉猎”宋濂亦赞曰:“颖悟有文学,人称为列仙之儒”,“国初名僧辈出,而道家之有文者独宇初一人”。

  明洪武十年(1377)开始掌教,为第四十三代天师。明洪武十三年敕受“正一嗣教道合无为阐祖光范大真人”,总领天下道教事。二月,特召入朝,勉励修节以格神明,诰封其母包氏为清虚冲素妙善玄君,命建斋设醮于(南京)紫金山和神乐观。庚午年(1390)入觐,降敕重建大上清宫。建文帝时,一度受贬,遂于乡里黄箬峰下(今龙虎山东南十里处)构岘泉精舍居之。明成祖朱棣即位,入贺至阙,赐以缗钱修葺大上清宫。永乐四年(1406)敕谕编修道书。五年曾三次建斋篆于朝,帝有器物厚赐。六年、七年,两次奉谕往武当山(今湖北均县)寻访张三丰。永乐八年羽化。著作遗世者有《岘泉集》十二卷(见《道藏》,《四库全书》录为四卷),《道门十规》,《元始无量度人上品妙经通义》四卷,及诗文序论等文章。并擅画墨竹,精于兰蕙,兼长山水。曾画《秋林平远图》,洪武三十一年(1398)所画的《夏林清隐图》轴传世,现存日本。

  张宇初的道学思想主要有以下几点:1、申明道统源流,上攀先秦道家。其《道门十规》开首即言:“虽有道经三宝之分,而始自太上授道德五千言于关尹。”意味着他坚决以老子为道教宗源。但是,张宇初也不否定六朝以来的道教传统。比如《道门十规》仍告诫道徒须诵读元始天尊的《度人》,灵宝天尊的《定观》《内观》及太上的《道德》《日用》等传统道经。2、张宇初顺应时代潮流,提倡道、儒、释三教合一。《度人经通义》卷一说:“元始道之元神也,宝珠即心也,儒曰太极、释曰圆觉,盖一理也。”提倡“三教同源”:“贯综三氏,融为一途”。其著作《岘泉集》中之《太极释》、《先天图论》、《河图原》、《辨荀子》、《辨阴符经》诸篇,皆有合儒者之言;《问神》一篇,悉本程朱之理。他在著作中,也大量附会佛学,如《灵宝炼度普说》中,即借用佛教涅盘解脱之说以超度亡魂。3、在方术修炼上,他也博采众家,除熟谙其世传的符箓斋醮术外,又向刘渊然学净明法,还向丹鼎派学习内丹。其《砚泉集》中即有内丹诗文若干篇。他还在龙虎山筑室修炼内丹。他规戒道士注重内丹修炼。认为内外二丹是仙道的根本,不可不学。因此,他承袭宋元间新符箓派的义理,将内丹术引入符箓派,使符箓咒术与内丹相结合,并强调内炼为本、性命双修。《道门十规》中,他规诫各派道士都应该以“真功”为基本,注重内炼修丹,他在其他诗文著作中,也多涉及内丹方面的内容。他明确指出“坐圜守静为入道之本”。他还痛斥当时流行的采战御女之术,称“必丧身亡命而后已”。强调必须性命双修,反对单修性而沉空滞寂。4、内炼为本的斋醮道法。张宇初强调内炼为外法之本,一切斋醮祭炼、各派雷法,均须“明性命根宗,累积真功实行”。如超度灵魂,必须要自己先内炼成丹,然后以己之真阳点化鬼魂的灵魄(见《道门十规》);如施道行法,必须要“性天道法”“心地雷霆”,然后才能“静则金丹,动则雷霆”,达到祈雨求晴,诛妖降魔,禳灾去凶等目的。(见《岘泉集》)5、倡导全真教初期的遗风,以此整顿正一道戒律清规。强调道士必须严格遵守戒律清规,将全真道初期践行的艰苦俭朴风气推广到道教各派,包括正一道。《道门十规》中严厉规诫道士:“至若赵归真、林灵素之徒,偶为世主之所崇敬,即为富贵所骄,有失君臣之分,过设夸诞之辞,不以慈俭自守,亦取议当时后世多矣,是切为后诫!”张宇初为正一道四十三代天师,总领天下道教事。在正一道贵盛之际,能够自省,并向全真道学习其初期践行的艰苦俭朴风气,这是难能可贵的。

张宇初手迹:跋宋拓本《黄庭经》

张宇初手迹:跋宋拓本《黄庭经》

  刘渊然(1351—1432)江西赣县人,道教长春派创始人。幼为祥符宫道士,道号体玄子。先受业于“胡、张二师”,复师事江西于都紫阳观赵原阳。赵原阳见他形貌清奇非寻常人可比,进而探其志存忠孝,认为是修道的“良器”,遂带他到金精山,传授予“玉清宗教社令烈雷,玉宸黄箓太极”等书,“呼召风雷,役活鬼物、济拔幽显,立有应验。既而又受金火返还大丹之诀,栖神炼气,玄悟超然”。

  明洪武二年(1393年),朱元璋慕其名,召至京城,朱元璋命其“建金箓大斋”,从而出现了“醴泉、甘露、鸾鹤”的祥瑞,赢得朱元璋的宠信。赐号“高道”,擢道录司右正一,永乐初年升左正一。嗣因得罪朝中权贵,被贬谪至云南,先后在真武祠和黑龙潭龙泉道院传教,收门徒百余人,创立长春派。该派的最大特点为注重符箓、驱邪赶魔、崇尚医术等。刘渊然精通道教经典,道行精妙,“凡滇民有大灾患者,咸往求济,无不得所愿欲。”并在龙泉道院以道教符箓大书“万物滋生”大碑,因刻工和视觉关系,碑有立体感,故昆明人习惯称之为凸字碑。原碑已毁,现碑为清嘉庆三年(1789年)重刻,为道教重要文物。长春派与吕洞宾为祖师的天仙派、丘处机为祖师的龙门派同为明清云南道教的三大教派,尤以长春派在昆明流传最广。

  仁宗洪熙元年(1425),刘渊然还朝受封,赐号“冲虚至道玄妙无为光范演教长春真人”,诰加“庄静普济”四字,“领天下道教事”,成为全国道教领袖。刘渊然荣耀不忘第二故乡昆明,奏请明仁宗皇帝,改真武祠为真庆观,龙泉道院为龙泉观。并奏请立云南、大理、金齿(今保山)三道纪司,以植根其教派。宣宗宣德七年(1432),卒于金陵(今南京)尝著《济急仙方》一卷。

  邵元节(1459—1539)字仲康,号雪崖,江西贵溪人(或谓安仁人)。幼年父母双亡,遂于龙虎山上清宫达观院出家为道士,师事范文泰,得《龙图规范》之秘。后又师事李伯芳,尽得其术。嘉靖三年(1524)征入京,以“立教主静”之说得世宗嘉纳,备受恩宠:嘉靖四年(1525)令拜雨雪,有验。嘉靖五年(1526)封为“致一真人”,统辖京师朝天、显灵、灵济三宫,总领道教,赐给紫衣玉带及金、玉、银、象牙印章各一枚。从此,长居京师,经常奉诏祷祈雨雪,累获加封受赏。嘉靖九年(1530)班二品,赠其父太常丞,母安人。十一年(1532)敕建真人府于城西,每年给禄米百石,拨校尉四十人供洒扫,赐庄田三十顷,蠲免其租。以孙邵启南为太常丞,曾孙邵时雍为太常博士。邵元节奏乞将永恩寺等改为道宫。准其奏,翻新后,赐额曰元福宫。又遣中使于江西贵溪建道院,赐名仙源宫。嘉靖十三年(1534)邵元节从龙虎山还朝,船行至潞河,命中宫迎入,赐新蟒服及“阐教护国”玉印。嘉靖十五年(1536),加号为“靖微妙济守静修真凝元衍范志默秉诚致一真人”,赐玉带冠服,又以其祷祀降生皇太子有功,拜为礼部尚书,赐一品文官服,其孙启南官至太常少卿,徒陈善道亦封清微阐教崇真卫道高士。嘉靖十八年(1539)邵元节病逝,“帝为出涕,赠少师,赐祭十坛,遣中官锦衣护丧还,有司营葬,用伯爵礼。礼官拟谥荣靖,不称旨,再拟文康。帝兼用之,曰文康荣靖”,可见世宗尊崇之深。敕授大宗伯,谥“文康荣靖”。穆宗即位后于隆庆初(1567),削去其秩谥。

  邵元节作为正一道领袖人物,又总领道教,但在道教理论和组织建设上并无建树,只会投帝王所好,勤勉恭谨,从事斋醮而已,史称“元节无他方求,祗因帝好斋醮而元节勤事不懈,遂眷顾不衰。”(《明史》卷307“邵元节传”)著作有《太和文集》,已佚。

  陶仲文(1479—1560),初名典真,湖北黄冈人。少为县椽,曾做过黄梅县的县吏,后由县吏为辽东库大使。喜好神仙方术,受符水诀于罗田万玉山(《续文献通考》),并与龙虎山道士邵元节相往来。后去京城,即住在邵元节的邸舍中。嘉靖十八年(1539)二月,世宗南巡,元节病不能从,以陶仲文代之。三月,授“神霄保国宣教高士,锡以诰印;九月,封仲文为神霄保国弘烈宣教振法通真忠孝秉一真人,领道教事,食正二品禄,父母及妻赠封如制”;十九年,世宗有疾,病愈后归陶仲文祈祷有功,特授少保、礼部尚书,久之,加少傅,仍兼少保,食正一品禄;嘉靖二十年进少师,兼少傅、少保,明代历史中,兼领“三孤”者,仅陶仲文一人。;二十一年(1542),世宗听信陶仲文之言,移居西内,日求长生,君臣不相接,独仲文得时见,见辄赐坐,称师而不名;二十六年(1547),请度天下道士二万四千人,许之;二十七年(1548)八月,复以圣诞加恩,给伯爵俸,授其徒郭弘经、王永宁为高士,并赐之印;二十九年(1550),以平狱功,封恭诚伯,岁禄二千石,其徒郭弘经、王永宁升真人。之后数年屡有赐赏,荣贵无极.由此可以想像世宗对他的宠爱。嘉靖三十年(1557年),陶仲文有疾,乞还山,许之,仲文即归,帝念之不置,明年六月,遣锦衣官存问,故始终眷顾不衰。年逾八十,以三十九年(1560年)十一月卒,帝闻痛悼,葬特谥荣康惠肃。从嘉靖十八年(1539年)到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去世,陶仲文成了明世宗身边最受宠的道士竟达20年之久。明朝道士任官之最高、最久者莫过于陶仲文。

  穆宗即位后,于隆庆元年(1567)追削陶仲文秩谥。据说,陶仲文其人虽然极受世宗的宠爱,但行事却小心慎密,不敢恣肆,很少干预朝政,专心祷祀。这也许是他长年能受宠于世宗的主要原因。但同邵元节一样,在道教理论和组织建设上并无建树,只会投帝王所好,勤勉恭谨,从事斋醮而已。

  陆西星1520—1606(1601),字长庚、号潜虚子,又号方壶外史,江苏兴化人。明朝全真道内丹东派创始人。《兴化县志》说他自幼聪明,才华横溢,工诗文,擅书画。尝为诸生,颇有名望。但早岁事举子业,九试而不中,于是弃儒学道,入山隐居。数次遇异人,得受仙道秘诀。曾在《金丹就正篇·自序》自称于与姚四溟“同被师眷”,吕洞宾降临其北海草堂,住二十二日,亲授丹诀,据此撰成《宾翁自记》与《道缘汇录》。时为明嘉靖二十六年(1547)秋,年二十八岁。嘉靖四十三年四十五岁时完成第一篇丹道文章《金丹就正篇》。

  陆西星的道教思想是融合三教,晚年参禅学佛,撰有《楞严述旨》、《楞严经说约》、《楞伽句义》等佛学著作。功法上主张“性命双修,此本成仙作佛为圣之大旨”。陆西星是两宋、元明道教房中术及内丹双修理论的集大成者。他对《参同契》、《遇真篇》、《阴符》等的阐释,颇有超过宋元注释之处。他主张阴阳同类双修,认为“男女阴阳之道顺之则生人,逆之则成丹”。并撰成《七破论》,抨击其他炼养之术。在金丹命术方面主张“真火无候、大药无斤”,不应拘泥于繁琐法度。撰有《七破论》,抨击其它炼养方术。后世道士将他尊为内丹派之祖。

  陆西星虽被尊为内丹东派祖师,但本人并未入道籍,因而其师徒宗传记载不详。著作有《金丹就正篇》、《宾翁自记》、《道缘汇录》、《南华真经副墨》、《道德经玄览》、《《玄肤论》、《参同契测疏》、《悟真篇注》、《三藏真铨》、《楞严述旨》、《楞严经说约》、《楞伽句义》等十多种道家和佛学著作。有些学者还认为长篇神魔小说《封神演义》为陆西星著。明施有为的《明广陵诗》卷二十二还收陆西星诗二十四首。

明代内丹派创始人陆西星

明代内丹派创始人陆西星

  林兆恩(1517-1598)字懋勋,号龙江,道号子谷子、心隐子,后又号混虚氏、无始氏,世称“三教先生”,福建人。出生于世代儒业之家,从小习诗书,但参加科举考试却三试未中,三十岁时弃科举,专心研究宋儒和当时王阳明的“身心性命”之学。在博览儒释道三教经典和访遍有道之士基础上创儒、道、释“三教归一”学说。他认为,三教有许多共同点,如:都是关于心身性命的学说;都主张向内反省,发明本心;立身处世的原则相同,都提倡内外双修,心身性命与纲常人伦不相妨碍;都主张“不争”,而且三教体验“道”的途径相同。林兆恩就在此基础上建立了颇具特色,庞大而完整的三教合一的思想体系。著有《三教正宗统论》36卷,劝人为善,反对邪恶。逐渐形成一个以他为中心的学术团体,人称“三教先生”教徒尊为“三一教主”、“三教度世大宗师。其学说影响至深且广,弟子几遍天下。现国内外许多地方均有许多规模不一的“三教祠”。而东岩山报恩寺前这“宗孔祠”则被世人称为“麟山祖祠”。林氏身为儒者,竟将儒学演变为宗教,而且产生如此之大影响,无论在道教史或中国近代思想史上都有重要意义。即便在当今,仍有不少学者指出,以孔孟之道为基础的儒家文化容纳了墨子的对立理论,补充了老庄道家学说之不足,接受了佛教学说精华,又清除了神学成分,使之哲理化,加上与西方文化的碰撞,已臻至为符合时代发展潮流的合理的思想文化体系。实际上是林氏“三教合一”说的现代化和进一步发展。

  林兆恩博学多才,学贯三家,著述颇丰。从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开始至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去世的45年间,几乎每年都有几种著作问世。见于记载的有《林子全集》、《林子三教正宗统论》、《林子会编》等,国内外现存的不同版本的林兆恩全集就有16种之多,分存于日本尊经阁文库、日本内阁文库、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及北京图书馆、南京大学图书馆、台湾中央研究院等处。其中《三教开迷归正演义》以演义小说形式,宣传三一教的宗旨。全书共二十卷一百回,明万历年间有白门万卷楼刊本。

  林兆恩卒于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享年八十二岁。

  娄近垣(1689—1776),清代正一派道士。字朗斋,号三臣,又号上清外史。松江娄县(今上海松江县境内)人。祖、父皆为道士。自小从其父学道,弱岁从枫溪仁济观杨纯一学道。因“慕龙虎之胜”,乃入龙虎山,师从上清宫提点周大经,尽习其三洞五雷诸法及诸家符箓。雍正五年(1727年),五十五代天师张锡麟循例赴阙朝贺,娄近垣随行。途中张锡麟患病,行至浙江钱塘县病势增剧,无法赴京,嘱咐娄近垣“待值京师,备员法事。”赴京觐见后其言谈举止,受雍正皇帝器重。雍正八年(1730)十二月初四日,雍正帝赐娄近垣御笔对联一副:“灵函自秘金坛录,仙牒常翻石室书”。雍正九年(1731)雍正患疾,命娄近垣设坛以符水治之,病始愈。当年多次赐娄近垣御笔、匾额和诗作。雍正十年封娄近垣“妙正真人”;十一年八月,命娄近垣为大光明殿开山住持,统领法官四十八员,焚修顶礼,祷雨祈晴,祝国佑民;雍正十三年九月十三日,授娄近垣晋秩三品,荣及祖、父、家人。乾隆继位后,恩遇同于雍正:乾隆元年(1736)封娄近垣为通议大夫、食三品禄,带管道录司印务,住持北京东岳庙。东岳庙等处正住持,馀如故。乾隆二年四月初八,赐娄近垣御书对联一副,御制诗御书一幅;乾隆五年七月,娄近垣上表奏请修理上清宫以及增修殿阁及香田岁额租谷事,旨谕“照依酌情办理”。乾隆年间,龙虎山天师正一真人张遇隆的爵秩由二品降至五品,取消其朝觐、筵宴资格,而娄近垣仍为三品通议大夫,御封妙正真人并兼理道箓司,龙虎山提点司和多处宫观住持。上清宫的一名法官的品秩、职务竟然超过了正一道领袖正一真人。雍正、乾隆两朝,龙虎山地区宫观宙宇的修缮事宜,基本上是娄近垣在操办筹划。

  乾隆“四十一年(1776)正月,辟谷数日,端坐而化,时年八十有九,赐金治丧,命葬龙虎山”(《松江府志》卷六十三《方外传》)。

  娄近垣是清代唯一能以符箓名世的道士,也是清代正一派唯一能以著述流传后世者,但对本派的符箓道法无所阐扬。为了迎合雍正的禅宗思想,甚至将道教“炼气养真”称为“皆妖妄之人借以谋生之术”,在日常与名流交往中,又“不涉于丹药怪迂之说。”有恭亲王延至府邸,问娄近垣养生之术。他回答说;“王今锦衣玉食,即神仙中人”。因席上有烧猪,乃笑曰:“今日食烧猪,即绝好的养生术,又奚必外求哉!”恭亲王十分佩服,赞曰:“娄公真学道者”。正是由于娄近垣对清廷的忠心,连雍正皇帝亦谓其:“秉性忠实,居心诚教”,对其大加褒奖“以表清修,以励后学”。其著述有《南华经注》一卷,《御选妙正真人语录》一卷,《重修龙虎山志》十六卷(一说十八卷),删定《黄箓科仪》十二卷,校订《先天奏告玄科》一卷等。这些著述的主要贡献是在道教科仪和道教音乐的整理汇编上。

  在科仪上他整理出版了《黄箓科仪》。《黄箓科仪》是一部承前启后的重要科仪法事集。娄将前代繁琐的科范仪式,删去重复,编成了在当时十分可行的科仪文书。该书计十二卷举凡发奏、建坛、宿启、拜表、早朝、午朝、晚朝、解坛、设醮等各项科仪等清代常行之法事,基本汇于此编。当今很多地方仍是沿用此科仪,如龙虎山、上海、苏州等地之正一派宫观。有学者将此书与稍早的由龙门高道王常月所编《龙门心法》并称。

  他在道教音乐方面也有贡献《黄箓科仪》卷十二附有《金字经》、《川拔调》、《对玉环》、《清江引》、《园林好》、《十八指》、《隔凡》(即《中走马》)、《浪淘沙》、《一封书》、《桂枝香》、《环山水》、《梅梢月》、《效丈》、《步步高》、《扑灯蛾》、《碧桃花》、《玉娇枝》,娄近垣编的另一部科仪书《梵音斗科》后面附有《隔凡》、《青鸾舞》、《桂枝香》、《金字经》四首曲牌。《太极灵宝祭炼玄科》后面也附了几首。这些珍贵的道乐曲牌在娄近垣的整理下,才得以完整地保存下来。此外,他在元代残本《龙虎山志》的基础上重修的十六卷本《龙虎山志》;留有诗稿,名为《妙正真人语录》。共收录了娄的《性地颂》五首,《心佛歌》、《快活歌》、《西江月》十首,《触境会心倡》四首,《示后学》、《阐真篇》等一系列作品。其中的一些篇目被雍正帝的《御选语录》所收入,所以又叫《御选妙正真人语录》。有清之朝,能以文字进入《御选语录》的道士,也只有娄近垣一人。

  王常月(1522—1680),明末清初全真道龙门支派律宗的第七代律师,俗名平,法名常月,号昆阳,山西长治人。生于明嘉靖元年(1522)。年甫弱冠,慨然有出尘之心,即遍历名山,参求大道。博览三教典籍,研修仙道多年,参师20余位。中年师事全真龙门派第六代律师赵复阳,师见其学道诚恳,便密于天坛王屋山王母洞告盟天地,授以戒律心法。并嘱之曰:“成道甚易,然亦甚难。必以苦行为先。种种外务切须扫除,依律精炼,潜心教典,体《道德》自然之奥,探《南华》活泼之真机,方为稳当。”又曰:“吾三百年来独任(即律宗三坛大戒)之事,再传于子,时至而兴,大阐宗风”。王常月牢记其师振“宗风”之训戒,毅然以振兴龙门派为己任。辞师后,周游神山仙洞。八、九年间参师二十多处,印证五十余人。后隐居华山拜斗台,刻苦修道。

  清军入关之始,王常月即北上挂单于灵佑宫。顺治十三年(1656)三月,王常月奉旨主讲于北京白云观。先后三次登坛说戒,度弟子千余人。不仅发展了大批教徒,而且表明其已获清朝统治者的保护和支持。这对龙门派的复兴具有重大意义。他为顺治帝所器重,赐为“国师”,三次赐予紫衣。康熙皇帝曾从其受方便戒。康熙二或三年(1662或1663),王常月亲率弟子詹守春、邵守善等南下,在南京、杭州、湖州和武当山等地开坛授戒。一时之间,南方道士纷至门下。在王常月的努力推动下,沉寂了四百年的全真龙门派,开始呈复兴之象,并成为全真道中势力最大、影响最深的一个支派。王常月因此被誉为全真教龙门派的中兴之祖。王常月的弟子众多,于各地形成多个全真道龙门派支派。有的直至现代还颇为兴旺。

  康熙十九(1680)九月九日以衣钵授弟子谭守诚,留颂而逝。享年159岁。徒众将他安葬在白云观西偏殿。康熙皇帝闻之,赐号“抱一高士”,降旨筑飨堂、塑法像,每年忌日遣官至祭。

  王常月撰有讲稿《心法正言》,后代弟子整理为《龙门心法》(又名《碧苑坛经》),另有《钵鉴》五卷、《初真戒律》一卷。

  王常月认为他的三坛大戒,就是佛家的戒、定、慧:“初真戒”讲的是个“戒”字,“中极戒”讲的是个“定”字,“天仙戒”讲的是个“慧”字。他批评世人五花八门的修炼方法,“或以存思观想,默朝上帝于三天;或以炼度济幽,超拔阴魂于九地;或以呼神招将、佩符篆以号真人;或以提气开头,运精气而称妙道;或讽诵经文而勤劳礼拜,或炮制丹药而救病医疮;或炼服食以望飞升;或效阴阳而行采取;或房中鼎器呼吸,以神运真铅而延生接命;或鼎炉砂火抽添,以烧炼茅银而布施立功;或以身体衰残,抱金丹之道而待传于有福……”,所有这些,都是“盲修瞎炼”,惟有戒、定、慧这“降伏身心意的工夫”,才是“无上至真妙道”。

  既讲修炼次第,又讲修炼方法。他认为修真之法,归根结底是“要将六根六尘扫净,五脏五欲安和。使主人常住灵台”;“只要用志不分,凝神气穴,栽培祖气,温养先天,致虚极,守静笃,纯一不二,神藏无极,极而太极,自然智慧光生,元阳来复。”如此“常清常静”,“唯灭动心,不灭照心,则生可延;但囊空心,不凝有心,则命可保。”王常月内丹修炼法,再次肯定了全真“先性后命”的修炼思想。标榜「无相法门」,反对「看相修行」,破斥拘于炼化精气的金丹命术。认为只要了性,不愁命不立,尤其反对炼化精气以求却病延年。

清代全真教龙门派“中兴之祖”王常月

清代全真教龙门派“中兴之祖”王常月

  陈撄宁(1880—)原名元善、志祥,后改名撄宁,字子修,道号圆顿子。原籍安徽怀宁,世居安庆苏家巷。幼承家学,熟读儒典。十岁读《神仙传》,即萌生学仙之念。稍长,考中秀才。因患痨疾,从叔祖学医,同时试做仙道工夫,逐渐恢复健康。1905年考入安徽高等法政学堂,两年后痨疾复发而辍学。1908年起,为了学习养生方法,他离开家庭四处求师,得到一些丹法口诀,然未遇深谙丹道之炼师,怅然而返。1912至1914年,住在姊丈乔种珊家,日往上海白云观通读《道藏》,遂探得道教丹术之底蕴。为了有所比较,他又去杭州海潮寺华严大学阅读佛经。旋赴北京,寻访高道,未遇。1916年陈撄宁由京返沪,与西医师昊彝珠结婚,夫妻二人在上海民国路自设诊所行医。1922年至1932年,陈撄宁与同道者数人在家中进行了数百次外丹试验,终因军阀混战和日寇侵沪受到破坏,未获最后成功。1933年,张竹铭医师在沪创办《扬善半月刊》,特辟“答读者问专栏”,请陈撄宁主笔。陈撄宁利用这个阵地,大力提倡“仙学”,团结了众多好道之士,使之成为当时全国研究仙道的中心。1937年8月,日寇进攻上海,(扬善半月刊)被迫停办。1939年,张竹铭医师又创办了《仙道月报》,陈撄宁仍为主笔之一。1941年夏,该刊又因上海局势险恶而停办。此后,陈撄宁仍然坚持仙学的研究,并传授弟子。1961年,当选为中国道教协会会长。“文革”期间,中国道协被迫停止工作,陈撄宁深为抑郁惶恐,心力交瘁。1969年5月25日,陈撄宁因肺癌病逝于北京医院,终年89岁。

  陈撄宁为中国近现代道教领袖人物,“仙学”创始人。除大力宣传“仙学”外,对道学和《道藏》整理也有功绩,他将道藏书目重作分类,将七部十二类的旧名目一概取消,只就道藏原有1500种书的性质分为“道家、道通、道功、道术、道济、道余、道史、道集、道教、道经、道诚、道法、道仪、道总”等14类,更为科学和便于检索。其著作颇丰,涉及内容有丹道、史论等,共计有《黄庭经讲义》、《道教起源》、《教理概论》、《静功总说》、《老子第五十章研究》、《静功疗养法》、《仙与三教之异同》等近30余种。另外对中华道教也有发起和组织之功。1956年,陈撄宁与各地道教界人士发起筹备全国道教组织。1957年,中国道教协会成立后,当选为副会长兼秘书长。1961年,当选为会长,并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二、三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中国道教协会第一任会长陈撄宁

中国道教协会第一任会长陈撄宁

  四、道教的典籍与节日

  (一)道教的典籍

  道教典籍繁浩,元代宋德方等汇集的《道藏》多达7800余卷。下面仅能介绍其主要典籍,《道德经》、《列子》和《庄子》为人们所熟知,亦略去。

  1、道藏

  道教典籍总汇,始于南北朝时期,如陆静修《三洞经书目录》。汇集成“藏”,则始于唐开元年间《三洞琼纲》(后称《开元道藏》),共3744卷(一说5700卷)。宋徽宗政和年间编纂的《政和万寿道藏》,收经卷5387卷,至此《道藏》才有印本。以后金元编纂的《玄都道藏》皆以此为蓝本。现存的《道藏》是明英宗正统十年(1445)邵以正督校的《正统道藏》5305卷,以及明神宗万历三十五年(1607)张国祥辑印的《万历续道藏》180卷。今有上海涵芬楼本(20世纪20年代),台湾本(20世纪70年代),上海本(1988)。

 

  2、云笈七签

  北宋张君房奉敕编纂道书《大宋天宫宝藏》后,从中撮其精要编成《云笈七签》,120卷,其中保存许多已失传的道教典籍片段,是研究道教的重要资料。

 

  3、道枢

  南宋曾慥编,42卷,108篇,主要关于丹道和气法,对研究道教史。道家思想、方术有较大价值。

 

  4、上清灵宝大法

  旧题宁全真授,王契真集。内收炼度、章奏、符箓、秘诀等道法150多篇,以雷法为主。另述各派源流、戒律、科仪及作者不下百人,为研究宋元道教之要籍。

 

  5、清微元降大法

  元代清微派道士编纂,为正一道清微派道法总汇。全书25卷,分前后两编。前编述道法源流,并列有符印、真诀;后编为各种道法,以雷法为主。

 

  6、无上玄元三天玉堂大法

  南宗路时中编,30卷,为正一派符箓道法汇编。收有众多符咒、神像,以及镇妖辟邪、治病疗疾众多法术。主旨则强调内修成道。

 

  7、灵宝领教济度金书

  题为宁全真授,林灵真编,320卷。正一道灵宝派斋醮科仪总汇。凡开度、祈禳、设坛、斋醮、炼度等各种仪式科范皆收录其中。林灵真另编有《灵宝领教济度金书》十卷。

 

  8、《修真十书》

  道教内丹派论著汇编,为道教要籍,元初道士编,60卷,其中收录内丹派代表人物白玉蟾、石泰、王志瑾以及《黄庭经》等十种论著。

 

  9、老子想尔注

  五斗米道首要经典,为《道德经》之注释,东汉张道陵注,为研究早期道教重要资料。

 

  10、太平经

  道教早期经典,汉代有三种《太平经》:西汉成帝甘忠可《包元太平经》12卷,东汉于吉《太平清领书》170卷,张陵《太平洞极经》144卷。均以散佚。明《真投票了正统道藏》收录170卷,仅残存57卷。内容庞杂,言及天地、阴阳、五行、干支、灾异、鬼神以及当时一些社会情况,为其研究东汉末期社会和道教史重要资料。

 

  11、阴符经

  道教重要经典之一。旧题黄帝撰,有人认为是唐代李荃撰。多谈道家修养,间涉及丹术,并有部分纵横家、兵家之言。

 

  12、老子化胡经

  晋代道士王符著。该书搜集种种传说,证明老子西游,化胡成佛,佛乃道教弟子。道教徒以此书作为攻击佛教的依据。唐代,名僧曾数次上奏朝廷要求焚毁。元代,此书亦引起佛道之争。元宪宗八年(1258),元世祖至元18年(1281)、至元212年、至元28年先后四次焚毁道经,此书便告亡佚。清末在敦煌石窟发现残卷(卷一、卷十)。

 

  13、黄庭经

  有《上清黄庭内景经》和《上清黄庭外景经》两种。《外景经》早于《内景经》,约产生于南北朝之前。两书均以去七言歌诀述养生修炼原理,为历代道教徒及摄生者所重视,全真派更作为讲习功课之一。另有《黄庭中景经》多疑为后人伪作。

 

  14、灵宝无量度人上品妙经

  原经文一卷,后增加六十卷敷演经文,共六十一卷。内容演说元始天尊开劫度人以及科仪、斋法、教戒,缘起等。南朝陆修静曾依据此书订立科仪。《道藏》将此经列为首部;北宋道士补道职则要考试此经,足见其重要性。

 

  15、正一法文天师教科经

  北魏寇谦之著,一卷,为寇氏《云中音诵新科之戒》一部分。对研究天师道历史集教戒颇有价值。

 

  16、太上洞渊神咒经

  简称《神咒经》,西晋道士王纂编,二十卷。计有誓魔、遣鬼、缚鬼、杀鬼、禁鬼、斩鬼等品。此书刻板约在唐末咸通年间,为道经中雕版最早的一部。

 

  17、黄帝九鼎神丹经诀

  旧题狐刚子述,二十卷。其中本经一卷,出自汉魏;二卷以下为注释解说,出自晋以后。该书对丹的炼制,药物的特性、畏忌、制备、服用均有详细的记载,为研究中国古代科技和道教炼丹术提供不少资料。

 

  18、太真玉帝四极明科经为南朝上清派重要科戒。五卷,刊载律文一百二十条。其中列有灵宝派所授宝经符箓的名称、内容、作用,以及泄露宝经符箓之处罚。所列举的经箓有百余种,以上清经为主,兼及灵宝、三皇等经。为研究道教传授经箓及六朝道教文献重要资料。

 

  19、西山许真君八十五化录

  三卷,托名晋代道士施岑,实为南宋净明派道士扶乩宣教劝善之作。全书八十五化,前五十化记载许(逊)真君的事迹、灵异;后三十化记宋代崇奉许真君的种种事迹。为研究净明道历史重要资料。

 

  20、敦煌道经

  1900年在敦煌莫高窟发现的大量古代文献中,有道教文书抄本五百多件。包括道家诸子、道教经典、科仪?类书、论著、诗词、变文等。时间从六世纪中叶到八世纪中叶(南北朝后期到唐中叶)。其中约有半数抄本是明《正统道藏》未收录的早期道教典籍,如《老子化胡经》、《老子想尔注》等,正是元代焚毁道经后所缺失的。因而引起世界学者的注意,日本大渊忍尔撰有《敦煌道经目录编》、《敦煌道经图录编》等。

 

  21、悟真篇

 

  宋代内丹派祖师张伯端撰,一卷,用诗词百首演说道教内丹派法术,与《参同契》互相发明,为宋以来道教南宗重要经典。

 

  22、陆先生道门科略

  南朝陆修静撰,一卷。其中记载天师道流传的设靖立治、统治道民之法,为研究早期天师道制度的重要资料。

 

  23、登真隐诀

  传为众真降授,梁代陶弘景辑撰。原书20余卷,今存3卷。取材于前代道书和诸真传诀。上卷论真符、宝章、及头中九科;中卷记朝拜、摄养、施用、起居之道37事,制魔、遏鬼等6事,服御、吐纳、存住、烟霞之道9事;下卷叙颂《黄庭经》法及入静、章符等修身养性、治病去鬼之法。是一部现存较早的修真法诀的综合著作。

 

  24、真诰

  梁代陶弘景编录,二十卷。全书皆言仙真授受真诀事项,兼及药物、导引、按摩等道教修养之术。其中“甄命授”等篇类似佛家语和地狱托生之说,故朱熹谓其“窃佛家《四十二章经》为之”。但该书内容虽庞杂,却保存不少道教史和科技史资料。

 

  25、庚道集

  按五行,西方庚星属金,所以“庚道”即炼金之道,为道家炼丹书汇编。全书九卷,大抵为唐宋人作品,辑撰者南宋人。其选录颇为精粹,内容丰富,在药物配伍和使用剂量适当方面,为现存外丹著作所罕见。自全真教提倡内丹以来,外丹渐次沦坠,其丹法赖该集以保存。该书对铅、汞、砒霜、硫磺等物的化合现象及配制方法均有详细记载,此外还有其他某些药物制造方法,为李时珍《本草纲目》所采用。是研究古代化学和药物学重要资料。

 

  26、道典论

  编纂者不详,当为唐代人。为道教辞书,原书三十卷,今存四卷。书中列举道教名词术语凡五十四条,引据道教典籍加以诠释,一一注明出处。一些亡佚的道经,赖以保存佚文。

 

  27、玄纲论

  唐吴筠著。总论道教之纲要,故曰“玄纲”。全书三十章,分上中下三篇,共九章。上篇《明道德》,以道德为天地人物鬼神之本源;中篇《辨教法》述学道才成仙之要旨及修炼的具体方法,以无为无欲、自然为本,共十五章;下篇《析疑滞》,以问答形式解析世俗对成仙修炼的各种疑问,共九章。本书为唐代道教重要文献。

 

  28、化书

  亦称《谭子化书》,五代谭峭著,凡六卷,分为道化、术化、德化、仁化、食化、俭化六篇,115章。全书旨在阐述虚无变化之道。对保护自然环境,维持生态平衡有一定借鉴作用。

 

  29、文昌帝君阴骘文

  传为文采文昌帝君的“天启”,一卷。强调天虽不言,但于冥冥之中监督人们的善恶行为而降赏罚,劝人积德行善,该书明清时代广为流传。

 

  30、玉音法事

  三卷,为道教举行斋醮时歌唱赞颂之范本。,对研究古代道教音乐有参考价值。

 

  31、鸣鹤余音

  元代道士彭致中集。九卷。搜集钟离权、吕纯阳、王重阳、马丹阳、丘处机。白玉蟾、谭处端等人关于道教的诗词歌赋五百二十多首,主要讲清静无为、治身延命、理气养性等内丹修炼之术。

 

  32、金华冲碧丹经秘旨

  成书于南宋末,为宋元道教南宗秘传的罕见的外丹著作。全书两卷。上卷为白玉蟾传授彭耜如何制作金液还丹;下卷为白玉蟾传授孟煦如何冶炼铅汞,制作九转还丹。每转都有鼎器图形、药物、炼法、火候、形质、功能等,记述详习。

 

  33、性命圭旨

  元初尹志平弟子所著。四卷,内丹派著作,每卷均配图说明内功修炼过程及细节。特点有二:倡三教合一之说,书首即标老子、释迦和孔子“三圣图”;绘图精工,为历代道书所不及。

 

  34、中和集

  宋末元初李道纯撰。论性命双修、先性后命内丹修持法,以“中和”、“守中”为宗旨。以三教合一为特色。此书为道教要籍之一。

 

  35、张三丰先生全集

  共八卷。题张君宝(即张三丰)撰,清李西月重编。。此书虽题名张君宝撰,但除收张三丰之著作及其传记(皆有待考证)以外,又多收其弟子传记、道派承传、后世著作及灵异事迹等资料,故它并非张三丰著述之全集,实乃后世张三丰派(隐山派)事迹、著述之汇集。包括张三丰及其弟子的生平事迹、神话传说及道派承传张三丰的道论和内丹著述;有《大道论》《宣机直讲》《道言浅近说》《正教篇》《玄要篇》等张三丰派所著的道教经典;有《斗姆元尊九皇真经》《三教灵妙真经》《三教灵应真经》《三教灵通真经》《洞玄度人真经》《菩提真经》等,从中可以概见武当隐仙派的教义、奉神、斋醮科仪等内容;有张三丰及其传人们的诗文著作《云水前集》《云水后集》等。据称,《云水前集》是“明永乐时胡广等收入《永乐大典》之内,世间少得其本。”

 

  36、老君音诵诫经(一卷)

  北魏道士寇谦之撰。为北天师道重要经典。它伪托老君所授,故全文三十五段,每段均冠以“老君曰”云云。其基本内容是针对北朝天师道组织涣散,戒律松弛,原有之陈规已不适应变化了的新情况,故提出进行整顿,改革的措施。书中明确提出,道教的任务是辅佐国家,扶助真命天子;以是否忠君孝亲为区分善恶的标准,反对犯上作乱;鼓励道官祭酒进善举。 寇谦之为改革北天师道,曾特假借老君之名,作《云中音诵新科之诫》二十卷,此书现已佚,幸赖存此节录本《老君音诵诫经》一卷,使人尚能从中窥见寇谦之改革天师道的思想和措施之梗概。

 

  37、法海遗珠

  编集者不详。约成书于元末明初。四十六卷,收入《道藏》太平部。此书汇集宋元金丹派南宗、天师派、净明派、西河派等道派符咒秘法四十余篇。所述道法以雷法为主,特点为继承白玉蟾之雷法,内丹外符并用,以内炼默运存想之丹法与外用符篆章咒召请雷神之道法相结合。所谓“凡书符念咒召请外神,莫不先存思默运,炼神合气于内,然后以内气吹呵出坛,以吾神与师神合为一体,号召雷神”。全书内容博杂,是研究新符箓派重要文件。

 

  38、神仙传(10卷)

  东晋葛洪撰。据自序称,因其弟子滕升问神仙之有无,遂集录古代神仙汇编为《神仙传》。自称所录或见于仙经、服食之书,或闻于先师耆儒。全书所录神仙84人,《汉魏丛书》本又钞《太平广记》所引,合为92人。除老子与彭祖两条,与《列仙传》重出外,余皆为其所未载。其中广成子与黄帝论长生之道,取材于《庄子》淮南王刘安自杀,李少君病死,《史记》、《汉书》皆有记载,并无登仙之事。然所载壶公、蓟子训、刘根、左慈、甘始、封君达诸人事迹,又多与《后汉书·方术传》相符。故葛洪撰述,亦有所本。流传既久,遂成故实。《云笈七》节录21人;全书收于《道藏精华录》,增为94人。

 

  39、洞仙传(一卷)

  未题撰人。此书成於隋之前,记载自元君到姜伯真七十七位神仙及道教人物事迹,秦之徐福,汉之王乔,晋之郭璞,北魏寇谦之等俱载其中。为研究道教神仙系统与道教人物的参考文献。按《隋书·经籍志》载为10卷;《旧唐书·经籍志》亦为10卷;而《四库全书总目》载:《洞仙卷》1卷,浙江王汝家藏本。卷数与现存《云笈七》同。

 

  40、续仙传(3卷)

  南唐沈汾(玢)撰。据自序称,汾生而慕道,尤喜积书。感于神仙之事,国史不书,事散于野,惧其失传,故编录之,名曰《续仙传》,“用显真仙”。上卷以张志和为首,载飞升16人(内女真3人);中卷以孙思邈为首,载隐化12人;下卷以司马承祯为首,载隐化8人。收于《正统道藏》。

 

  41、仙苑编珠

  题天台山道士王松年撰。道教神仙传记。三卷。前有自序,今人陈国符据此考定作者为五代或宋人。南宋以来著录此书的很多。《宋史·艺文志》、《通志·艺文略》都录为一卷,《郡斋读书志》录为两卷。此书所记神仙,根据《列仙传》、《神仙传》、《真诰》、《楼观传》、《灵验传》、《八真传》、《十二真君传》、《道学传》等,又录唐梁以降接于闻见者一百三十二人,取其精要,笺注于下,共记神仙三百人以上。书中所引《楼观传》等今已失传,借此书得以保存,对于研究道教神仙系统亦有参考价值。

 

  42、甘水仙源录(十卷)元全真道士李道谦集时人所撰全真道士事略、宫观之碑铭而成。卷一至卷二,首录元世祖至元六年(1269)褒赠全真祖师诏书,王玄甫、钟离权、吕洞宾、刘海蟾、王重阳赐号“真君”,马钰以下七真赐号“真人”;次录王嚞及其六位弟子(无孙不二)碑文九件,人各一件,惟王嚞、马钰二人各增记一通;卷三至卷八,录七真之弟子及再传弟子共四十四人碑铭,其中以马钰和邱处机门下居多;卷九至卷十,集全真道观碑记十七通,及各式题韵二十余首。在全真道各种传记书中,以《甘水仙源录》所集传记最多最详(共六十余人),加上《终南山祖庭仙真内传》所集者(三十七人),几乎囊括了全真道由金至元兴盛时期的全部骨干,全真道从创立到兴盛的发展历史从中得到具体的反映。故历来为研究全真道史家所重视。

 

  43、长春真人西游记

  记载长春真人丘处机西行经过的著作。元太祖十四年(1222)派使臣来莱州征召。第二年正月丘处机便率领弟子十八人启程北上,李志常为随行弟子之一。经过两年多跋涉,行程万余里,于铁木真太祖十七年(1222)到达阿姆罕河南岸(今阿富汗北境)成吉思汗军营。全书二卷,以记述所经山川道里及沿途所见风俗人情为主,兼及丘处机生平,是研究13世纪漠北、西域史地及全真道历史的重要资料。该书过去知道的人很少,乾隆年间钱大昕从《道藏》中抄出,加以表彰,得到学术界重视。

 

  44、历世真仙体道通鉴

  简称《仙鉴》。赵道一修撰。赵氏籍里生平不详。书前有赵道一自序及《进表》,皆未署年月。至元甲午(1294)年成书。此书为现存神仙、道士传记中收罗最富,记述较为平实的一部。收载时限之长(从黄帝到元初),人物之多,为《列仙传》《洞仙传》《续仙传》《三洞群仙录》诸书所不及。特别是它所收载的除神仙之外的道士传记之多,更非他书可比,这就为道教研究提供了较多的有用资料。虽然书中收有不少神仙传说人物,其他道士传记中,也有某些不切实的记载,但在总体上并非一味猎奇。

 

  45、终南山祖庭仙真内传元道士李道谦编。三卷。终南山为全真道创始人王重阳早年修道之所,其徒尊为祖庭。书中载金、元时代该派道士玉蟾真人、灵阳真人、刘通微、史处厚等三十七人传记,为熔铸诸家碑记而成。书前有知常盛德大师提点,终南甘河镇遇仙宫事王道明序。落款为“至元甲申岁二月初吉”(至元21年,1284)。为全真道重要史料。

 

  46、汉天师世家(四卷)

  为龙虎山五十代天师张国祥奉旨编撰。但此书非出于张国祥一人之手,在此之前,已有天师世家谱录,明初四十二代天师张正常据之撰成《汉天师世家》一卷,宋濂等曾为之作序。五十代天师张国祥续修四十二至四十九代天师传记。张国祥合成今本《汉天师世家》,于万历三十五年(1607)成书。古时史传记述诸侯王传记方称世家,此书以世家称,亦见明代龙虎山张氏之地位。该书可作研究张天师一系的参考材料。

  继张国祥《汉天师世家》之後,六十二代天师张元旭又於民国年间撰《补天师世家》,增补了五十代天师张国祥至六十一代天师张仁晸之事迹。张天师谱系得以完全。

 

  47、茅山志原为十二篇十五卷,收入《正统道藏》后析为三十三卷。为元代上清派第四十五代宗师刘大彬撰。此书成于元泰定元年(1324)。此前,已有若干茅山志书,如北宋《崇文总目》著录《茅山新小记》一卷:嘉佑(1056~1063)中,陈倩知句容县,曾校修《句曲山总记》但皆较为简略。

  《茅山志》卷一至卷四《诰副墨》和卷二十至二十七《录金石》两部分最为重要,是研究上清派茅山宗以及茅山上层道士与历代封建统治者的关系的第一手资料。其中反映了梁、唐、宋三代茅山宗的鼎盛及至元朝犹久盛不衰的历史事实。另外,《三神纪》、《上清品》和《仙曹署》则列述茅山宗神灵仙曹体系。《上清品》又记历代嗣派宗师生平事迹,除魏华存以外,大多以《真诰》和历代碑铭、文札等当时资料为据。《采真游》记述部分下层道士的活动;所采栖遁茅山之道士且不限于茅山一宗这些对于了解茅山宗乃至道教各派的活动以及传承制度等,均有重要的参考意义。《括神区》、《稽古篇》和《楼观部》叙述到元代为止的茅山人文地理沿革和宫观庵院建置;后二篇补充了《真诰》等书之缺载。《灵植检》对于茅山药材的形状、性味和药用价值,均有较翔实的记录,有的还备述炮制方法,名木异卉则指出其所植之处,具有较高的科学价值。此外,《道山册》对于考察唐宋茅山宗文献有着特殊意义,《金薤编》则具有文学史资料价值。

 

  48、推背图

  传闻是一千三百多年前,由唐朝太宗皇帝(李世民)命两位当时著名的天相家李淳风和袁天罡所作,以推算大唐国运。由于李淳风推算起来一发不可收,竟推算到唐以后中国2000多年的命运,直到袁天罡推他的背,说道:“天机不可再泄,还是回去休息吧!”因此得名。《推背图》主要是对中国于治乱兴替之间的重要关键事件作出的预言。共有六十幅图像,每幅图像下面附有谶语和“颂曰”律诗一首,预言了从唐开始一直预言到未来世界大同。

  《新唐书·艺文志》五行类载有《太白会运逆兆通代记图》壹卷,下注“淳风与袁天纲集”,表明是他们二人合编的书籍。可以相信唐代确实是有这部书。《太白会运逆兆通代记图》可能是后世所说的《推背图》的原始书名。《太白会运逆兆通代记图》以金星为坐标、以会运为纪年、并配有八卦的图文预言。推背图除去第一像引言和最后一象结言并非预言外,共有58像预言,从大唐气数(第2像)一直预言到世界大同(第59像),且每像相接,决无次序错乱。其中,关于唐朝的预言到第九象黄巢之乱就结束了,接下来第十象到十四象是五代;第十五到二十象讲北宋,二十一到二十四象讲南宋,而元朝只有二十五、二十六两象。传说到清代金圣叹为《推背图》作批注时已应验到第33像。一般认为由第三十九至四十七象,是代表由二十世纪中叶至廿一世纪上半叶的中国预言,而且由三十九至四十二象都已经发生。

  传说推背图因预言的准确,历代一直被列为禁书。该书在流传的过程中又不断被人篡改,据历史记载,宋太祖就专门使人作伪作混如其中以乱其真。有人又将已知的历史改成图谶,加以比附,故其本来面目已渺不可考。民间广为流传的《推背图》大体上有两种版本:一种是比较常见的清朝学者金圣叹批注的《推背图》,简称为金版;另一种是由李世瑜先生在德国一本刊物上发现的,据称是最为接近原貌的版本,简称为原版。

 

  49、道门通教必用集

  南宋西蜀道士吕太古编撰。九卷,分为八编。该书选辑经训、宗师传略,常用之道赞、颂、咒、偈、宝章、真文、步虚词等,以及平时持斋行道应用的启奏、仪文、法诀等编为一书,供入道者方便使用。其中宗师传略部分的张天师、葛仙公至北宋张无梦、刘从善等十六人,选自贾翔之《高道传》。《高道传》已佚,《道门通教必用集》存此佚文,尤为可贵。

 

  50、玄门必读

  亦称《太上玄门功课经》,清咸丰时道士梁教无编辑,光绪年间道士黄明襄、唐永华补辑刊印,该书包含三个部分。举凡道观制度、衣冠服饰、执事行仪、日用修持法要等均一一备述;其次载道法派系,对各道派作简要介绍;三是最后列道家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七十二福地,四十名山、东海十洲、五岳、四大名山,指示修道学仙胜境。

  (二)道教的节日

  正月

  初一日天腊之辰

  初三日郝真人圣诞、孙真人圣诞

  初五日孙祖清静元君诞

  初九日玉皇上帝圣诞

  十三日关圣帝君飞升

  十五日上元天官圣诞、灵宝天师圣诞

  十九日长春邱真人圣诞

 

  二月

  初一日勾陈天皇大帝圣诞、长春刘真人(刘渊然)圣诞

  初二日土地正神诞、姜太公圣诞

  初三日文昌梓潼帝君圣诞

  初六日东华帝君圣诞

  十三日葛真君圣诞

  十五日太上老君圣诞

  十九日慈航真人观音大士圣诞

 

  三月

  初一日谭祖长真真人诞

  初三日玄天上帝圣诞

  初六日眼光娘娘圣诞

  十五日天师张大真人圣诞、财神赵公元帅圣诞

  十六日三茅真君得道之辰、中岳大帝圣诞

  十八日王祖玉阳真人圣诞、后土娘娘圣诞

  十九日太阳星君圣诞

  二十日子孙娘娘圣诞

  二十三天后妈祖圣诞

  二十六鬼谷先师诞

  二十八东岳大帝圣诞

 

  四月

  初一日长生谭真君成道之辰

  初十日何仙姑圣诞

  十四日吕祖纯阳祖师圣诞

  十五日钟离祖师圣诞

  十八日北极紫微大帝圣诞、泰山圣母碧霞元君诞、华佗神医先师诞

  二十日眼光圣母娘娘诞

  二十八神农先帝诞

 

  五月

  初一日南极长生大帝圣诞

  初五日地腊之辰、南方雷祖圣诞、地祗温元帅圣诞、雷霆邓天君圣诞。

  十一日城隍爷圣诞

  十三日关圣帝君降神、关平太子圣诞

  十八日张天师圣诞

  二十日马祖丹阳真人圣诞

  二十九紫青白祖师圣诞

 

  六月

  初一至初六日南斗星君下降

  初十日刘海蟾祖师圣诞

  十五日灵官王天君圣诞

  十九日慈航观音成道

  二十三火神圣诞

  二十四南极大帝中方雷祖圣诞、关圣帝君圣诞

  二十六二郎真君圣诞

 

  七月

  初七日道德腊之辰

  十二日西方雷祖圣诞

  十五日中元地官大帝圣诞

  十八日王母娘娘圣诞

  十九日值年太岁星君圣诞

  二十日刘祖长生真人圣诞

  二十二马元帅圣诞

  二十三诸葛武侯诞

  二十六张三丰祖师圣诞

 

  八月

  初一日许府真君诞辰

  初三日九天司命灶君诞

  初五日北方雷祖圣诞

  初十日北岳大帝诞辰

  十五日太阴星君诞

  九月

  初一至初九日北斗九皇降世之辰

  初九日斗姥元君圣诞;重阳帝君圣诞、玄天上帝飞升;酆都大帝圣诞

  二十二增福财神诞

  二十三萨翁真君圣诞

  二十八五显灵官马元帅圣诞

 

  十月

  初一日民岁腊之辰、东皇大帝圣诞

  初三日三茅应化真君圣诞

  初六日天曹诸司五岳五帝圣诞

  十五日下元水官大帝圣诞

  十八日地母娘娘圣诞

  十九日长春邱真君飞升

  二十日虚靖天师诞(即三十代天师弘悟张真人)。

 

  冬月(十一月)

  初六日西岳大帝圣诞

  初九日湘子韩祖圣诞

  十一日太乙救苦天尊圣诞

  二十六北方五道圣诞

 

  腊月(十二月)

  初八日王侯腊之辰

  十六日南岳大帝圣诞、福德正神诞

  二十日鲁班先师圣诞

  二十一天猷上帝圣诞

  二十二重阳祖师圣诞、丹阳马真君成道

  二十四司命灶君上天朝玉帝奏人善恶

  二十五天神下降探访善恶

  二十九清静孙真君成道

  冬至日元始天尊诞

  夏至日灵宝天尊诞

 

=